有關甘肅省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的有關報道引發網友熱議。這篇報道稱在當年的泥石流災害中,當時剛建完的4道大壩被沖毀,這些“豆腐渣工程”不僅沒能發揮作用,反而帶來更大災難,但至今卻沒有官員為此負責。(4月22日新華網)
層層轉包、雁過拔毛,早就是工程領域的公開秘密。“豆腐渣”工程屢見不鮮,“樓歪歪”“橋糊糊”這樣讓人無奈的熱詞層出不窮,如今再冒出來個“壩渣渣”,怎不叫人心痛?
出了安全事故,“偽問責”成為一些地方的常態。一種叫“干打雷、不下雨”,嘴上喊得兇,就是不行動;一種叫“雷聲大、雨點小”,追責的時候高舉巴掌輕落手,到了責任人的屁股上輕飄飄沒有力度,有的還由“打”變成了“揉”。至于調查結果,基本上只有“違規”沒有“違法”,力爭內部消化;還有一種則干脆“既不打雷也不下雨”,對公眾輿論視而不見,掩耳塞聽,死不認錯,絕不追責;更有甚者還“喪事喜辦”,對損失和責任避而不談,大搞“災難出英雄”。
舟曲泥石流事件,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是泥石流太兇悍,還是大壩太豆腐渣?這些追問值得開展。生命已然逝去,問責卻不能停步。
舟曲之殤已過去4年,但真相的追尋,卻再度喚醒人們心中的痛楚。如果大壩修得牢一點、工程做得實一點,那些生命或許不會逝去。目前來看,這種反思極為有限。承擔“豆腐渣”大壩坍塌責任的,只是一個項目負責人。仿佛,只要有人定了罪,舟曲之殤的人禍因素便可以有個交待。但這經不起事實與法律的雙重考問,“豆腐渣”大壩的問題,早在泥石流爆發之前,就有許多群眾反映。更何況,根據相關法律,對于工程重大責任安全事故罪,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管單位,都難逃罪責。比起災難帶給人的不幸而言,對災難不加追責、不做反思是一種更大的不幸。舟曲之殤中的“豆腐渣”大壩必須追查,相關人等的責任必須深究。如果不從一個災難中汲取教訓,我們很可能再度踏入同一條錯誤的河流。
天災不可擋,禍不可恕。如果不能查明大壩變成“豆腐渣”的原因,當地抵抗災害和風險的能力,仍是令人擔憂的。即使新建的大壩,固若金湯,誰又能保證,在其他領域,不會出現別的“豆腐渣”呢?
(責任編輯: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