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哪里來?當然是你爸媽生的啊!老師跟你說是愛情的結晶,No,No,我們是哺乳動物又不是晶體。你媽跟你講,是垃圾堆里撿回來的?你媽記錯了……”這樣風趣的開頭,來自于近日網絡熱傳的《一分鐘性教育》短片。片中,加菲貓、葫蘆娃、蠟筆小新等可愛的動畫人物,給小朋友講的是“大人不教”的事。(11月18日《中國青年報》)
在對少年兒童的性教育問題仍處于遮遮掩掩的情況下,《一分鐘性教育》短片走紅網絡,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國人意識中,關于性的話題,不僅口頭上是羞于啟齒的,在思想上更存在一種仿佛與生俱來的抵制意識。即便是面對孩子“我從哪里來的”的好奇提問,家長不是以“你是從垃圾堆里撿來的”之語進行搪塞,就是“你是爸媽愛情的結晶”云山霧沼般令人不知所云。這樣的“性教育”,顯然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由于“性”所謂話題幽微而敏感,孩子不問,家長自然很少主動給孩子普及(如果家長具有開明精神和良好性教育素養的話),而學校在性教育方面顯然也存在不小的空白。相信不少80后跟筆者一樣,當年學校的所謂性教育就是生理衛生課上老師讓自己看課本;如今雖說性教育逐漸受到重視,但性教育的教材編制、課程設置以及師資方面存在的短板,性教育顯然仍沒有跟上時代要求。應該說,性教育作為一種文化和社會產品,其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在很大程度的脫節。這種情況下,《一分鐘性教育》短片走紅,想來并非偶然。
家長的遮遮掩掩,學校的欲說還羞,性教育兩大主體力量先天不足,在性教育呼聲不斷高漲的形勢下,尺度適中、趣味又不失科普精神的短片《一分鐘性教育》自然而然就走紅了。這部短片采取小孩子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以加菲貓、葫蘆娃、蠟筆小新等動畫形象為主角,向小孩子進行最基本的性教育。應該注意到,短片制作團隊的5人中,大多是“85后”,他們無疑也曾經歷過那個對性遮遮掩掩甚至諱莫如深的時期。如今他們做《一分鐘性教育》短片,或許其中包含著對那段性教育缺失歲月的知性審視。畢竟,不論在那個年代,性教育的科普意義都不能被遮蓋。
兒童性教育歷來是個難題。且拋開“羞于啟齒”的思想認知障礙,即便在普遍認識到兒童性教育重要性的今天,如何進行性教育仍然面臨不少難題。由于性問題的特殊性,對少年兒童進行性教育需要一個合適的尺度,太保守了無法確保科普效果,尺度太大了則超越兒童少年的認知能力和承受限度,可以說,當前性教育沒有得到應有普及,尺度把握困難是不可忽視的原因。除了尺度難以把握,更多深層問題還需審視,主要針對兒童少年的性教育該如何進行?限于兒童少年的思想認知和知識儲備,他們顯然無法容納太過深奧的問題,這就要求性教育既要說明基本問題,又不能太深奧,應盡量做到形象性展示。比如,《一分鐘性教育》中對于“男孩為什么撐帳篷”的解說,據制作團隊介紹,他們一開始想用坦克模型“炮管抬起”、自行車車胎充氣等進行類比展示,但最終選擇利用氣球逐漸充氣的過程予以解釋,較好地將科學性和形象性進行結合,不僅精準把握尺度,這種類比也符合科學原理,在少年兒童的認知范圍之內。
《一分鐘性教育》短片走紅,是科普精神和時代需要有機結合的產物。隨著社會對“性”這一話題的逐漸脫敏,以及性教育作為課程慢慢進入學校,對少年兒童的性教育不應該一直遮遮掩掩、欲說還休。要知道,對少年兒童進行性教育,是其身心發展以及人格形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科學合理的性教育,可以讓兒童少年對身體、對性有一個最基本的了解,形成認識“性”、尊重“性”的基本素養和保護“性”、防范性侵害的防范意識,這在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害的新聞并不鮮見的今天,更有著非同尋常的意涵。
(責任編輯: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