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住院,全家忙得團團轉”,這是大多數患者住院、家人陪護的真實寫照。一邊是護士配置缺口嚴重,難以滿足患者需要;一邊是家屬為了陪護患者,工作生活兩頭累。2010年以來,我國開始推行無陪護病房試點,湖南、福建、浙江等地的多家醫院都推出了無陪護病房。從實踐來看,這一醫療服務模式能否滿足患者及其家屬的照護需求?在全國推廣會面臨哪些挑戰?(9月10日《光明日報》)
其實,一些醫院試點的“無陪護”服務,也是應需求而生。時下,越來越多的患者就醫時,會面臨親屬沒時間陪床護理的難題,同時,親屬也不專業,未必能夠很好地照顧病人。正因如此,不少醫院都出現護工供不應求的局面。
如果能將生活護理納入到醫療服務中來,予以制度化的供給,比如,醫院按床位比配備護理員,提供一對多的護理服務,就可以實現人力集約,患者支付的費用可能只有單獨請護工的一半甚至更低;又如,形成穩定的隊伍,有規范的資質門檻、專業培訓和組織管理,對患者的服務質量將會更有保證。
當然,“無陪護”服務,歸根到底還是住院患者生活護理服務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的課題,一邊需要持續優化擴大供給,另一邊則需要穩定和擴大需求,相互協調才能促進服務的成熟與普及。
目前,多地“無陪護”的試點探索,無論是方向還是模式都值得肯定,如醫院與第三方護工機構合作,在醫院設置“無陪護病房”,指導開展一對多生活護理服務,并予以監督管理,都是引導這項服務朝著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
然而,效果也只能局限于局部,并不意味著可以無障礙地復制,對內如何提高“無陪護”需求的覆蓋面,對外如何保證無陪護專業機構與從業隊伍的壯大與穩定,都是單獨醫療機構試點所無法破解的,更有待政策層面的引導和培育,幫助消除堵點,激活供需。
一方面,完善“無陪護”經濟負擔的成本分攤機制,如對陪護分類合理定價,將其納入醫保報銷范疇,使得收費既能匹配護理勞動付出,滿足從業收入預期,又能讓大多數患者都消費得起,讓“無陪護”叫好又叫座。另一方面,扶持陪床生活護理服務機構化、職業化發展,形成一個行業,如,在制定職業規范的前提下,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資質認證機制,對職業教育予以補貼,對從業人員從業給予激勵,吸引更多的人入行從業,提供穩定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