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熱辣滾燙的奧運之夏,全民健身熱潮也在不斷升溫。8月8日,我國迎來第16個全民健身日,主題為“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連日來,各地舉辦一系列貼近群眾、方便參與、豐富多彩、注重實效的全民健身活動,?鼓勵人人參與、?天天參與、?科學健身。
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殷切關注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謀劃推動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從2012年“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寫入黨的十八大報告,到2017年群眾比賽項目在第十三屆全運會上首次亮相;從兩個《全民健身計劃》接連印發,到北京冬奧會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隨著全民健身政策舉措越來越完善、健身途徑越來越便捷、健身環境越來越優越,健康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全民健身、人人參與的實踐熱潮正在中華大地涌動不息。
體育強國的基礎在群眾體育。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一段時間以來,貴州臺江“村BA”、榕江“村超”,海南“村排”,廣東“扒龍舟”、農事運動會等先后出圈,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調動了群眾參與,充分證明了人民是發展體育事業的主體。加快建設體育強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滿足人民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推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文化等各方面發展。既要把競技體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強,有力帶動群眾體育發展;又要積極倡導健康生活理念,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動群眾體育和青少年體育發展。
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是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基石,也是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期待的內在要求。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協同發力,因地制宜,加大和完善全民健身場地和設施供給。高架橋下建起運動公園,廢舊廠房變成體育園區,鄉村球場、鄉村文體中心紛紛建成……截至2023年末,全國體育場地總數459.3萬個,越來越多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同時也要看到,當前仍存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公共服務資源布局不優,與國家人口總量、結構和變動趨勢不適應等問題短板。因此,還要在破解“健身去哪兒”難題、統籌區域發展、聚焦重點人群、搭建體育舞臺上下功夫,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讓全民健身惠及更多人,為我們更美好的生活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廣東高度重視全民健身工作,全民健身工作體系全面建立,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有力,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出新出彩。目前,全省建有各類體育場地約34.08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80平方米,建成健身步道超2.68萬公里,建有社區體育公園3000余個,提前完成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相關場地設施指標要求。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在廣東、香港、澳門舉行,這是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我國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廣的綜合性運動會,也是香港、澳門首次承辦全國運動會,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提高認識,在發揮自身優勢上做大文章,在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弱項上精準發力,最大限度便利群眾日常健身活動。
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人民的健康、人民的體質、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脈相承的。以全民健身日為契機,全省各地各部門要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需求,進一步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把體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結合起來,把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同堅定文化自信結合起來,讓全民健身在嶺南大地蔚然成風,更好彰顯人民群眾的健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