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毛同輝認為,地區之間競爭發展,拼資金、拼技術、拼人才、拼政策,而最核心的競爭力還是營商環境,厚植營商環境沃土才能打造要素集聚寶地、企業興業福地、經濟發展高地。優化營商環境,要以法治守護公平,要以服務定心強心。
龍年新春,生機勃發,千帆競渡,熱氣騰騰。
近日,各地召開“新春第一會”,立足實際各有側重,對新一年經濟工作進行部署和動員,全力吹響拼經濟的沖鋒號。其中,“優化營商環境”成為熱度居前的關鍵詞,上海、安徽、河北、吉林、遼寧等省市均以此作為“新春第一會”的主題,彰顯了以一流營商環境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既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當前各地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提振經營主體信心的重要舉措。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地區之間競爭發展,拼資金、拼技術、拼人才、拼政策,而最核心的競爭力還是營商環境,厚植營商環境沃土才能打造要素集聚寶地、企業興業福地、經濟發展高地。
優化營商環境,要以法治守護公平。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公平是最基礎的市場規則。因此,要用好法治利劍,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產權和經營者合法權益,讓經營主體的創新活力在“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寬松氛圍中競相迸發,讓經營者的智慧源泉在法治賦予的安全感中充分涌流。
優化營商環境,要以服務定心強心。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同樣也需變“流量”為“留量”。各類經營主體從引進來到留下來,離不開政府各部門的暖心貼心服務。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企業在市場準入、包容監管、要素獲取等方面的痛點難點堵點,及時回應關切,打破各種各樣的“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提升投資便利化,助力企業穩預期、強底氣、增信心,敢于、樂于跟時間做朋友,從落地扎根一路成長,直至開枝散葉、根深葉茂。
“魚在水中,冷暖自知”。營商環境好不好,置身其中的經營主體最有發言權。一方面,要營造人人重視營商環境、人人都是營商環境、時時處處都講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還要最大限度減少對微觀經濟的干預,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讓經營主體和企業家從內心深處為尊商、重商、親商、安商的營商環境點贊,讓好的營商環境成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金字招牌。
2024年,各地以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做好經濟工作的底層邏輯和“撒手锏”,釋放出強烈信號。我們相信,中國經濟一定會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擴大高水平開放中展現更大作為、蕩起滾滾春潮。(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毛同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優化營商環境 提振企業信心
將優化營商環境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