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等工作的推進,室外健身器材在農村越來越普及,配備健身器材的文體小廣場甚至成為一些行政村的“標配”。但記者近日在農村地區采訪時發現,由于建設之后疏于管護,有的健身器材“超期服役”“缺胳膊少腿”,有的健身場地雜草叢生,籃球場變成了晾衣場曬谷場,健身器材成“棄材”的現象并不鮮見。(12月5日《半月談》)
近年來隨著全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再加上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不少惠民措施,各地用于民生惠民工程項目可謂如“雨后春筍”。各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財政用于農村室外健身場地的建設,目的就是為了縮小城鄉基礎設施的差距,增加農民朋友的獲得感、幸福度。但理想與現實確是南轅北轍,在一些農村地區由于年代失管、失修,被長期閑置一旁,早已變得“殘缺不全”,最終淪為了“擺設”成了“廢鐵”,大搞特搞的民生工程最后卻變成了“傷心工程”,勞民又傷財。
無獨有偶,“農村公廁只建不開”“農村書屋只建不用”……本來好端端的民生工程,因為種種原因反倒成了“民怨工程”。究其原因,器材變“棄材”,是有關部門“不監管”“零維護”引發;“虎頭”成“蛇尾”,是有些部門有始無終、“只建不管”所致。民生工程處于閑置的尷尬境地,這既是民生之痛,更是發展之殤。不但造成公共財政資金的浪費,還影響了政府部門的公信力。
如果眼里只有數字,只在意建了多少工程、修了多少面積場地等“硬指標”,那么,對諸如健身器材的實際使用率、后期如何維護等“軟指標”,可能會鮮有關注和問津。要知道“民生工程惠人民,民生成果人民享”才是國家大力倡導民生工程的初衷和意義,決不允許把民生工程搞成勞民傷財、沽名釣譽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對待民生工程一盯到底,在保證建好、用好、管好下功夫,“硬指標”當然有其重要價值,而“軟指標”才是民生工程的宗旨和成效所在。要加大對執行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監督力度,拿出善始善終的勁頭,只有管護工作多“走心”,民生工程才“暖心”。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