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見老郭了,原來在閉門學英語啊!”
近日,一段“郭德綱”講英語相聲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這位知名相聲演員用一口流利的英語說相聲,那叫一個地道,不僅發音準確,連嘴型都十分自然。
其實,不只是老郭。他的搭檔“于謙”還精通日語、韓語,“趙本山”演起了英文小品,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等外國明星會說流利的中文……一夜之間,仿佛滿世界都成了語言小天才。
是什么讓名人說出一口地道外語?你肯定已經猜到了,是AI。AI技術突飛猛進,對此人們都有心理準備,可進步竟如此神速,還是讓人吃了一驚。它能夠實時轉換語言,“克隆”音色,還能修改口型,看起來毫無違和感。網友驚呼,看到這些視頻,才知道人工智能有多牛!
讓相聲演員飆英文、讓外國明星唱二人轉,AI技術是“懂幽默”的,可幽默背后,風險也不少。比如,從著作權到肖像權、聲音權,“AI外語相聲”和AI換臉一樣,涉嫌多項侵權。再有,AI技術將音色、口型等模仿得如此逼真,改天拿來做廣告、發布“重要信息”,如何防范?
有這些擔憂,屬人之常情。不過,過度憂慮也沒有必要。你想啊,眼下風頭正勁的技術應用之一,就是人工智能了。每有風吹草動,必然引起全民圍觀,且很多人都是拿著放大鏡看。在此等情況下,倘若有人借此為非作歹,把戲不難被戳穿。再者說,目前AI技術在文娛領域的應用,多是圖個樂子,幽默嘛,不妨寬以待之。
對于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我們常說要“包容審慎”。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行政監管方式。所謂“包容”,就是對那些未知大于已知的事物,采取包容的姿態;所謂“審慎”,其中一個要點就是別一上來就“管死”,而要給它一個“觀察期”。“AI外語相聲”“譯制配音”等,屬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新技術,正是應當被包容審慎的范疇。如專家所言,它仍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風險沒有完全暴露,應用前景難以估量。既如此,再觀察觀察,讓它們再飛一會兒,方為理性之舉。
創新是需要呵護的。藝人或藝術作品的AI化,或許真能幫助文化藝術的海外傳播。外國人也能聽相聲,意味著傳統文化藝術在未來或將擁有大批洋粉絲。再往大處說,這背后的技術突破,將進一步掃除語言障礙,進而在文化交流傳播、文化產品制作等很多領域打開一片新天地。
當然,包容絕不是縱容。有一件事非做不可:今年8月15日起施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指出,提供者應當對圖片、視頻等生成內容進行標識。言下之意,AI作品應該有鮮明“印記”,比如打上數字水印進行區分。標識清楚,真假涇渭分明,當成行業共識、用戶守則。如此,麻煩便可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