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毛同輝認為,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制造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重視質的有效提升,還要重視量的合理增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制造業。近期,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促進制造業發展的舉措接連推出。
中央層面,9月1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延長制造業緩稅補繳期限;9月28日央行宣布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支持制造業等領域設備更新改造;10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深入落實制造業增量留抵稅額即申即退,支持企業紓困和發展。地方層面,浙江發布《關于高質量發展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指導意見》,上海印發《上海市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央地釋放的信號來看,促進制造業發展的政策正持續加力。
今年4月份以來,在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的作用下,二季度前期經濟下滑勢頭及時得到扭轉。當前經濟回穩向上,極為不易,也是拓展回穩向上態勢的關鍵窗口期。實體經濟是穩定經濟大盤的“壓艙石”,而制造業又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因此,穩住制造業投資,既對當前經濟穩增長有重要作用,又影響未來的產業結構和發展后勁。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重視質的有效提升。應著眼于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有效提升制造業發展的能級、水平、層次。主要在于三點:一是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產業發展效率;二是增強產業韌性,提高產業體系抗風險、抗沖擊的能力,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順暢運轉;三是堅持創新引領,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加快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還要重視量的合理增長。當前,在疫情等超預期突發因素作用下,制造業發展面臨一些長短期困難交織的問題,主要是有效需求相對不足、企業預期有所轉弱,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遇到生存困境。因此,著眼當前,要持續落實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特別是要推動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落地見效,把稅惠之“肥”真正施到企業之“根”上,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為其擴投資、穩預期、增活力、強信心提供有力支撐。
制造業興,則經濟興、國家強;制造業衰,則經濟衰、國家弱。我國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加上完整的工業體系、完備的產業鏈、日益現代化的基礎設施體系,這些基礎條件為各類企業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和廣闊的市場空間。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民族復興夯實發展之基、匯聚前行之力。(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毛同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推進設備更新為制造業添動力
擴大制造業市場需求 鞏固經濟持續恢復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