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據媒體報道,有的地方村醫吐槽,當下村醫主業是填表,看病反倒成了副業:“十分精力,三分給村民看病,六七分用來填表格。”因國家向村醫購買公共服務,村醫需按照要求提供相應檔案。為了拿到公共衛生經費補助,大家只能拼了命地做表格,不少村醫填表到半夜12點是家常便飯。不過,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搞出來的健康檔案,等檢查一完,就扔在柜子里成為“死檔”。
這樣的做法太折騰人
必要的信息記錄當然是需要的。村民健康信息數據錄入、分析、整合的工作做到位了,便能形成一定范圍的數據庫,并由此進行大數據分析,從而提升公共衛生服務的精準性與效率。但從報道中,我們看到的并不是必要的信息收集,更像是一種“迎檢”,填表也好,走訪也罷,目的就是為了應付各種檢查,這樣的做法未免太折騰人。【詳細】
村醫們之所以叫苦不迭,是因為這些表格已然是形式大于實質,可以說是多而無用。不可否認,健康檔案、隨訪表等表格,本身有其意義,多少能幫助村醫了解村民的健康狀況,否則管理單位也不會將數據作為對村醫的考核指標。但關鍵是,在當下,表格對于很多村醫而言只是為了應付檢查,大多數時候都躺在檔案柜里,成了無人翻閱的“死檔”。如此填表,不過白白浪費村醫精力,擠占看病時間。【詳細】
扭轉本末倒置的局面
一些地方的村醫“三分看病、七分填表”的現狀,直接損害的是廣大村民的切身利益。村醫數量本來就少,如果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表格上,實際效果可想而知。基層醫療的診療水平本就有限,如果村醫再深陷各種表格中,又怎能讓村民放心?實際上,類似這樣的報送、填表、檢查,只是基層形式主義的一種體現。【詳細】
著眼于提高效率。從城鎮醫療的電子化服務中可以看到,推行基層醫衛信息化建設,能夠極大地提高服務效率,減輕基層醫務人員的負擔。把基層群眾健康檔案與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相連,才能真正讓居民健康檔案成為一份“活檔案”,也能減少非必要的紙質表格填寫。【詳細】
給基層人員真正減負
必須從根本上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改變工作思路與工作作風。既要下決心削減不必要的填報材料,給基層人員真正減負,使之有時間有精力鉆研業務,也要科學合理有力有效地采集利用信息,優化采集方法,提高采集效率,打通信息壁壘,充分發揮信息的作用。【詳細】
要破除“填表”困局,關鍵還在于改進公共衛生考核評價方式。目前考核方式過于僵化,只注重紙面上的材料,反而忽略了村醫實際的服務質量。說到底,治病救人才是村醫的職責所在。因此,對村醫的工作評價,理應交回看病的村民手中。只有將注意力放到服務對象受益程度及滿意度上,才能讓更多村醫心無旁騖,專心懸壺濟世。【詳細】
微言大義:
@曉曉:很多表格更多是一種重復,并無任何收集與存儲價值。
@依山清水:無休止的報送,無休止的填表,無休止的檢查。
@龍龍:如此填表,不過白白浪費村醫精力,擠占看病時間。
@tynx:形式主義害死人。
@六元飲品:太真實了,我就是鄉村醫生,每天都在做這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不論是醫療重心下移,還是疾病全過程干預,都要求村醫發揮更大作用。他們既處于醫療衛生最基層、又處于疾病預防的最前端,工作量勢必會越來越大。要想讓村醫當好村民健康的“守護人”,除了在待遇等方面給予更多關愛外,還要切實為他們減負,讓他們把精力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