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湖北武漢市光谷第十一小學開展了“爸爸接送周”活動,倡議孩子的父親盡可能接送孩子上學,引發輿論關注。盡管大多數網友贊成學校的做法,但也有網友擔心過于強調爸爸參與,對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說會造成傷害。(3月27日《北京青年報》)
學校在開展“爸爸接送周”倡議前,曾經做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家庭教育中擔負重要角色的爸爸,卻常常缺席孩子的成長和學習。于是,學校有了設立“爸爸接送周”的計劃,倡議爸爸騰出一周的時間,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并以此為契機,增加爸爸的教育責任感,塑造孩子的陽剛之氣。
我們不否認學校發此倡議的良苦用心。然而,“爸爸接送周”過分強調了爸爸的角色,可能會給單親家庭的孩子造成傷害,網友的這份質疑和擔憂網友也并非杞人憂天。如今,單親家庭已經比較常見,單親家庭的孩子,缺乏父愛或母愛,內心本來就非常敏感而又脆弱,處處回避父母的話題。負責的教師,都會了解班級單親家庭的情況,在施教過程中,認真呵護單親孩子的心,避免觸及父母的話題。比如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文題目時,盡量繞開《我的爸爸》或《我的媽媽》等之類指向明確的作文。
學校要轟轟烈烈地開展“爸爸接送周”活動,呼吁爸爸盡責,盡可能地騰出一周的時間,接送孩子上學、放學。那些沒有爸爸的單親孩子,他們的內心會滋生什么感受?誠然,學校沒有強迫,不會強人所難。可即便如此,單親的孩子依然躲避開痛苦的回憶,畢竟,學校在倡導,班級在比拼,同學在炫耀,處處都有“爸爸”的影子,在提醒單親的孩子——你沒有爸爸!或許,他們還沒愈合的傷口,又一次遭遇撕心裂肺的痛。
“爸爸接送周”的好意不容置疑,然而,此舉也能在不經意間,喚醒單親孩子的痛苦回憶,學校不能也不應當忽略。筆者因為,涉事學校應當在事先的調查中,巧妙地嵌入單親家庭的調查內容,并且在開展“爸爸接送周”時,做一些策略性的安排,避免刺激單親孩子。從這個角度看,學校無論做什么,都應考慮周全,體諒單親孩子脆弱而敏感的心。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