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繼消費者在ofo北京總部排隊退押金后,線上押金退款也需要排隊了。截至目前,ofo押金退款排隊人數已超過千萬。而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披露的信息,12月4日,戴威收到了“限制消費令”。
眼下ofo遭遇的退押金風潮,此前其實已經買下伏筆。就在2017年冬天,當時的小藍單車和酷騎單車,兩家公司的手機APP就已無法辦理退押金業務,公司總部同樣排滿退押金消費者的長隊。在這個冬天,共享單車的前途似乎更加黯淡。當共享單車的倒閉潮溯及行業頭部,對共享單車行業來說,這個冬天到底能不能過得去,誰也不敢持樂觀預期。戴威說“不會虧欠用戶的每一分錢”,可現在線上排隊的退款用戶已經到了1000多萬,涉及金額數十億,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
用戶的押金,本質上是屬于用戶的私人財產。有專家分析,共享單車平臺不能因占有押金而取得押金的所有權,因為從共享單車押金的法律性質角度,其是質押擔保的一種特殊形式,具有物權屬性;另外,共享單車押金作為金錢質押,是經過特定化的貨幣,其更加側重的是一種靜態上的擔保功能,不能適用“占有即所有”的原則,押金的所有權仍然歸屬于用戶所有。
換言之,用戶將押金放在共享單車公司的賬戶里,只是一種暫時保管,平臺只能將其用作信用抵押,而不能隨便使用。
實際上,去年8月,交通部等十部委聯合出臺的《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提到,企業對用戶收取押金、預付資金的,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在企業注冊地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賬戶,實施專款專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門監管,防控用戶資金風險。
規定雖然在那里擺著,但一個普遍的道理是:錢在我手上,我怎么花,大體還是我說了算。所以就有報道指出,面對這么一大筆財富,有企業就會將這筆資產用于經營、擴大再生產、民間借貸、收取高額利息、對外投資等。但這樣的市場經營行為,本身就面臨巨大的風險,一旦失敗,資金鏈斷裂,用戶的押金也就“涼涼”了。
共享單車是以“解決最后一公里通勤”的姿態進入城市的,它緩解了居民城市痛點,誰都不想這個行業死掉。但眼下的退押金難題,卻又實實在在危害到了用戶利益。或許現在更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共享單車的押金制度,是否該徹底結束了?或者,其他平臺的押金該不該主動退還用戶?
共享單車的另一家頭部企業摩拜,投入了美團,據美團財報顯示,存放在摩拜的用戶押金有43個億,按金額測算,涉及的用戶也有1000多萬。而摩拜財報顯示,摩拜每個月都處在巨虧之中。巨虧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如果一直虧空下去,誰也不能保證涉及千萬用戶押金事件會不會再度爆發。
所以,隨著現在互聯網平臺多種信用機制的確立,摩拜之類的單車平臺是否可以考慮主動將押金退還用戶?既然摩拜早就已經免除了押金,在這個基礎上,為何不繼續向前快一步,主動退還用戶此前沒來得及退的押金?借著頭部效應,共享單車的押金模式可能也將就此終究。
說到底,共享單車公司出現經營問題,本質是市場法則的體現,用戶是無辜的。及時退還用戶押金,甚至終止押金制度,方能體現平臺用戶的善意。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