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依照規定,今年11月1日起,電動自行車需登記掛牌才可上路,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將禁止銷售。(9月29日《新京報》)
當下電動車沒有任何門檻,車速不斷提升,普及率越來越高,管理越來越難,問題越來越多。據交通部門提示,電動車闖紅燈現象較為常見,因此制造的交通事故觸目驚心。據浙江在線報道,在統計2017年交通事故時發現,電動自行車因增量快、超標車多、違法隨意性大,違法成本低,成交通安全的“痛點”。據湖北十堰晚報報道,大數據顯示,該市電動車交通事故增速最快,電動自行車發生事故與2016年相比上升27.89%,電動摩托車發生事故與2016年相比上升210%。
揆諸現實,電動自行車上路需登記掛牌,是形勢所需,也是糾偏之舉。據悉,目前北京市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為400萬輛,數量龐大。隨著時間推移,數量還會刷新。面對這么龐大數量的電動自行車,沒有登記牌照,管理難題令人頭痛,包括遵守交通規則、維護交通秩序、交通事故處理、控制數量、以及車輛失盜失竊和退贓等都十分棘手。所以,立法規定電動車上路必須登記掛牌,非常及時,理應支持、配合。
電動自行車已經成為城市中低收入群體的代步工具,完全禁止很不現實,也沒有理由限制中低收入群體選擇他們的出行方式。因為中低收入群體生活本來不易,如果限制其出行交通方式,要么增加中低收入的出行難度,要么增加中低收入群體的出行成本,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也會影響到他們的生產、生活、學習和社交。因此,對于不斷膨脹的電動自行車,應持開明的態度,把它納入社會管理,使之有合法身份,方便管理。
事實上,電動自行車符合低碳綠色出行方式,這也是很多人選擇電動自行車的原因。當下環境狀況并不樂觀,市民身體飽受霧霾影響,綠色出行又恰恰是值得倡導的交通方式,所以,是時候正視電動自行車的存在了,及時把它納入交通管理范圍,執法部門獲得法律授權,監管有據,從而可以依法有效引導市民嚴格遵守相關規則,既是對市民安全出行的保護,也是防止或減少交通事故的需要,這對提升公共安全有益,何樂而不為呢?
就此而言,也可以說是對過去“放任不管”的糾偏,不能不說這或許是電動自行車“任性”的一個原因。現在好了,終于要結束“野蠻”現象了,電動自行車的運行秩序就會逐漸好起來,利人利己,皆大歡喜。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