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一時一地的,而是一以貫之的
1935年,張國燾進行分裂黨和紅軍的活動,面對他和親信的逼迫,朱德堅定表示:“北上決議,我在政治局會議上是舉過手的,我不能出爾反爾”“我是共產黨員,我的義務是執行黨的決定”。何為政治過硬?何為講政治、講黨性?老一輩革命家樹立了好榜樣。
政治問題,對于黨員干部來說,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戰爭年代,“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建設時期,“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同時也是我們這支隊伍的突出特點和優勢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強調“必須做到政治過硬”,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思想政治上講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在行動實踐上講維護黨中央權威、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政治建設可謂統領。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如果把加強黨的建設比作蓋房子,那么抓政治建設就是打地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不能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一票否決;骨頭不硬、見風使舵、愛惜羽毛、當所謂“開明紳士”、不敢擔當的,一票否決……在十九屆中央“兩委”人選考察中,凡是政治上靠不住的干部,都被堅決調整下去,而那些政治可靠、敢于擔當的干部,則脫穎而出。實踐也證明,干部只有在講政治這一條上過了關,才能在其他方面施展好才干、創造出實績。有國外學者感嘆,“更高水平的黨的建設,將引領中國向更高層次發展”。
我們常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政治素質如何,事關“淬火”“捶打”的成效。現實中,無論是對明顯的政治問題視而不見、遲鈍麻木,還是無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搞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等活動,仍隱匿在黨內生活的一些角落。這些行為侵害黨的健康肌體,是忽視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典型體現。如果不能繃緊講政治這根弦,就會影響到黨的團結統一、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就會削弱黨的凝聚力、戰斗力。習近平總書記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干部在政治上出問題,對黨的危害不亞于腐敗問題,有的甚至比腐敗問題更嚴重。”重視提高黨員的政治覺悟,確保黨員干部既葆有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又明晰以身許黨許國的使命擔當,是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意涵。
講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一時一地的,而是一以貫之的。肩負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尤其需要我們進一步抓好政治建設、提高政治站位,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堅定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在這一點上,絕不能有半點含糊或動搖。對廣大黨員干部來說,落實講政治的要求,最根本的就在于講黨性,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覺悟了,覺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為的準星”。每一位黨員從我做起,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守紀律、講規矩上當先鋒、作表率,切實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才能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把我們鍛造成“真正鋼鐵般的組織”。
有人問鄧小平“長征是怎么過來的”,他回答:“跟著走!”短短三個字,道出了共產黨人的政治覺悟。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遇事多想政治要求、辦事多想政治規矩、處事多想政治影響,我們一定能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以全黨的強大正能量,在全社會凝聚起推動國家發展進步的磅礴力量。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