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英:
就當下而言,在移動支付巨頭的推動下,隨著電商逐漸從線上走到線下,未來幾年,一些重點城市可能會無限趨近于“無現金城市”。雖然無現金社會的理想足夠遙遠,但移動支付所引領的金融創新無疑正在縮短這一距離。
萬木:
目前,中國的“無現金化”還有較長的道路要走。市場能完成渠道問題,解決工具問題,但城鄉覆蓋、相關立法、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建設,既需要地方政府部門積極支持,創造環境,更需要中央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移動支付能帶給人們更多的可能性。
陳經:
通過全社會包括政府部門的努力,對于廣大“無現金社會”的支持者來說,生活會越來越方便。但考慮到現實問題,可以預期,在相當長時間內,中國社會仍然是接受現金的。“無現金社會”并非反對現金,用電子貨幣或者現金進行支付,都是可行的支付方式,二者不是對立,而是互補的關系。
趙鷂:
“無現金社會”是有社會代價的。現金支付的最大好處,是能夠最大程度保護交易雙方的交易信息與個人隱私。“無現金社會”全程、全面記錄個人的支付信息,其中難免涉及個人隱私,一旦這些敏感信息被大規模泄露,將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甚至形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無現金社會”更加需要監管部門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加大信息泄露與不當使用的法律懲處力度。
王一鳴:
服務業發展對綜合配套環境和基礎設施有更高的標準,要求建立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暢通安全的信息傳輸、充足的人力資本供給、便捷的交通基礎設施。為此,應完善互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等領域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加快完善網絡安全、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保護、互聯網信息服務等領域法律法規;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建設規模宏大的服務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系統功能優化,提升智能化、網絡化水平;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跨部門合作和協調機制,建立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完善信用激勵與聯合懲戒機制。
潘向東:
中國經濟要走出調整的困境,還是需要倚仗供給側改革,來帶動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轉型。所謂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轉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通過技術發展,使當前的中低端制造業向中高端制造業升級;其二,通過消費的拉動,使經濟增長由當前倚重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升級到倚重消費的增長;其三,通過制度安排的改革,釋放制約第三產業發展的活力,滿足老百姓的消費升級需求,逐步平衡當前過度倚重第二產業的增長模式。
沈建光:
中國金融風險的成因是多重的,諸如地方政府債務攀升的風險,國有企業預算軟約束造成的風險,以及房地產市場風險等存在的“灰犀牛”(指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都與財稅改革與國有企業改革滯后相關。協調金融監管是個系統性工程,不僅需要納入“一行三會”,還需要站在更高的定位上,與多部委有效銜接,推動財稅、國企等改革。所謂“跳出金融看金融”,只有協調好財政與金融的關系,才能真正實現金融穩定發展,守住金融安全底線。
張國棟:
樓市分化進入新周期,出現“遇冷”和“發燒”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勢,有喜也有憂。“遇冷”是成效,需要堅持;“發燒”是問題,需要解決。無論哪個,都須正視現實,保持樓市調控定力是關鍵。按照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堅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加快建立長效機制是抓手;因地制宜,打壓投資投機需求,抑制泡沫,讓市場“退燒”,讓住房回歸居住屬性是目標。
鄧海建:
今年以來,“包容審慎”成為行政熱詞。不論是快遞、微信,還是支付寶、滴滴打車、網絡訂餐等,如果沒有頂層設計“包容審慎”的心,估計早就夭折在違法違規的板子下了。新事物不能自動匹配老規矩,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但新規矩恐怕更不能“穿舊鞋走老路”。網約車監管與改革,恐怕還有很長的“裹腳布”要拆除。
宋鵬偉:
近年來,不少快遞企業尋求上市,試圖以擁抱資本市場的方式“二次點火”,但如果沒有新的盈利模式,依舊很難有長遠的發展。于是,快遞網點倒閉、快遞員停工、快件積壓等情況時有發生,而產業整合一旦開始,必然會有一批企業被淘汰。如果再考慮到三輪車、電動車在街頭肆意穿行引發的監管問題,快遞員無合同、無社保、收入下降引發的流失率高和招工難問題,就更加令人擔心,這些曾經的優勢,也在今天成為快遞業必須面對的難題,更制約著快遞企業去占領國際市場。
賀小榮:
“僵尸企業”只能靠信貸資金“續命”,占用的土地、資金、原材料、勞動力等社會資源被長期閑置,危及實體經濟發展,但長期“僵而不死”,還是因為一些地方政府和銀行下不了決心“斷供”。然而,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若是出于面子和形象考慮,不惜動用社會資源阻止“僵尸企業”破產清算,恐怕要為此付出數倍的代價。事實上,財政和信貸“輸血”,只能換取暫時的穩定。
盤和林:
為租房賦予入戶、入學、就業、就醫、養老等市民化權利,這是大勢所趨,一個租房“賦權”時代即將來臨。但也要注重防止“賦權”過程中的一些“并發癥”,比如,要妥善處理好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利益關系、“賦權”所帶來的公共服務能力和公共配套設施的增加等問題,尤其要警惕租金非理性上漲。
(本欄目稿件只反映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