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歐陽宸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正把歐亞兩個包容互補的市場聯系起來,使其逐漸成長為世界上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這離不開金融聚集資本、配置資源的關鍵作用。
日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行。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強調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血脈通,增長才有力。
金融融通資金,促進經濟增長。如果沒有金融的配合和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很難落實。因此,金融需要為一帶一路鋪好路搭好橋。
當下,“一帶一路”正把兩個極具特色的市場聯系起來。一端是歐洲,具有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經驗;一端是亞洲,具有高速的增長、廣闊的需求和充裕的勞動力。兩個市場既有互補性,也有包容性,一旦融合起來,將成為世界上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這些都離不開金融聚集資本、配置資源的關鍵作用。
目前僅在亞歐大陸上,已經規劃的鐵路、公路、電力、港口等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需求就高達6萬億美元。過去幾年,全球經濟低迷,投資找不到出路。資金在國際市場競相逐利、大進大出,無法轉化為有效的生產力,阻礙了各國經濟發展。如果能將這些資金引導到“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建設之中,將大大推動生產投資和貿易增長,給各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中國的金融業一直在支持國家重大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金融業理應勇于擔當,發揮更大的作用。總體而言,完善的“一帶一路”金融服務體系應該堅持多元、立體以及市場化的要求:將多邊金融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商業性金融機構和國內外投資者都納入進來;充分利用各層面資金來源和各類型投融資產品及工具,構建完整的金融服務體系;資金價格、運作機制和經營管理要堅持市場化原則,提升可持續性。
現階段,我國金融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脫實向虛”問題,大量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金融之水難解實體經濟之渴。對此,需要通過大力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特別是把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放在突出位置,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融資服務。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血脈通,增長才有力。要建立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創新投資和融資模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設多元化融資體系和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務網絡,積極創新機制,打造金融大動脈,組織全球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金融大動脈將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北京城市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投融資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金融創新發展高層論壇秘書長,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歐陽宸)
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專家談]金融支持"一帶一路"建設 引活水別忘防風險
【大家談】“一帶一路”建設為世界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