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起,幾百袋土豆的主人、來自青海的六旬老人馬先生,就一直被“滯留”在深圳無處可去。11月14日,了解此情況的深圳市民將此消息發布至網絡和朋友圈,引起市民的接力轉發和關注。受此影響,馬先生的32噸土豆幾乎一夜賣光。15日上午,記者了解到,老人的土豆已經賣光。(11月16日南方網)
為了讓自己種的土豆賣上一個好價錢,馬先生不遠萬里之遙,將土豆從青海拉到了深圳,卻在售賣環節遇到了大麻煩:土豆太小,無法進入店鋪銷售;零售太慢,土豆和人都不得不長時間“滯留”;土豆會慢慢發芽、腐爛,一年的收獲面臨泡湯的危險。幸好,這是個互聯網時代,網絡和朋友圈的轉發,讓一場“悲劇”變成了暖心劇。
如果仍然是在傳統的農耕社會時期,馬先生不可能知道萬里之遙的深圳土豆可以賣個比家鄉高得多的價錢,也不可能有如今這樣便捷的交通物流條件,所以,能夠從青海來到深圳,還是要拜社會發展和信息時代之賜。可是,時代畢竟不同了,以前把東西拉到集上擺攤就可以賣的情形早已不復存在,至少在大城市里已經不會再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的運作模式。比如,售賣農作物需要一定的準入條件,農作物本身也需要滿足一定的規格要求,甚至還需要按大小、重量、質量等進行分類分級,這一切,都已經不再是仍然遵循傳統思維模式者所能完全理解和做到的了。
這樣的場景在東部地區出現的可能性就會小很多,因為交通的相對便利、信息的相對流暢、觀念的相對開放,東部地區的農業從業者會有更多途徑和方式銷售自己所生產的農產品。但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在對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就有些力不從心了。馬先生愿意花費一萬余元路費、幾天幾夜奔波萬里,說明他在鄉親們中間還是比較有魅力、心思比較靈活的人,而其他的很多鄉親們所面臨的困境和苦惱,恐怕比他還要多得多。
所以,從本質上來看,這一事件所反映出的,其實是與現代社會有著千絲萬縷聯系,但又在很多方面呈現出脫節狀態的相對落后地區的農民,如何融入現代經濟社會發展潮流的問題,或者換一個角度,也可以理解為是中西部相對落后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如何縮小差距、融為一體的問題。
要讓馬先生和他的父老鄉親們不必萬里奔波,即可將自家的土豆賣出一個好價錢,需要有完善的農產品收儲體系,需要有完善的農產品物流體系,需要有合理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以及其他各種配套的政策支撐,這一切,都非馬先生一人之力所能做到,需要政府、社會各方共同努力才行。
從馬先生的舉動來看,中西部地區的人們在發展經濟、增長收入上,本身并不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那么,在區域協調發展和西部大開發以及推進精準扶貧戰略的大背景下,縮小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差距,促進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協調發展,就需要東部給予中西部更多的支持,更需要中西部的地方政府有更多作為。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