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的一塊木板決定木桶盛多少水,三大產業哪一個“短了”,都會影響到“邁向中高端”。換言之,制造業由大變強,不是制造業自己的事兒,離不開農業、服務業的質效雙升,反之亦然
去秘魯出差,發現當地薯片很好吃。旅居當地多年的朋友笑著解釋,“秘魯超市賣的土豆五顏六色,要用整整一排貨架,適合蒸土豆泥、炸土豆條、炒土豆絲的各種土豆這里都有。要知道秘魯可有3000多種土豆,還建了基因庫呢!”
從品種之全到銷售之細,如此完整又專業的土豆供應鏈,難怪秘魯的土豆消費在全球都首屈一指,更難怪秘魯人抱怨當地加工業落后,土豆纖維開發和加工機械制造能力不足,土豆深加工產品不夠豐富,多少浪費了土豆故鄉的金字招牌。
如果說秘魯加工業之于土豆產業是“沒有金剛鉆,難攬瓷器活”,那么中國紡織業遭遇的則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幾年,每次采訪棉毛紡織企業,總會聽到類似的抱怨,“現在國內養羊養得‘軟黃金’變成‘鋼絲球’;種棉種得雜絲那么多;蠶絲雖說中國是鼻祖,可高級絲很多在巴西。中國紡織業要依靠原料進口才能實現產業升級!”
紡織業抱怨的是原料難題,反映的則是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差距。不僅是紡織業,近些年來,食品加工、皮革制造、高檔餐飲等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傳統產業升級都遭遇了類似的困境。
農產品有效供給與市場需求不對接,影響了傳統制造業的加速升級,更增加了去庫存壓力。過去我們不少農產品供給都以追求數量充足為先,這使我們盡快擺脫了短缺經濟,實現了溫飽自足。如今,百姓消費升級了,制造業、服務業需要的原料更精、更細、更多元,可農林牧漁增產的卻未必是市場需要的。看看難以處置的棉花儲備,聽聽菜農毀菜等新聞,哪個不是農產品供給與市場需求無法對接的真實寫照?
要讓農產品供給“更有效”,還是得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做文章。如今,我國不少農產品的定價、稅收、流通機制等“指揮棒”都更傾向保障供給數量,不僅加劇了供給偏離市場需求,還增加了供給成本,甚至會影響“中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優勢。以棉花為例,受配額、收儲、檢測等政策限制,質量差的國內棉花每噸售價卻比進口棉花高出幾千元。這種扭曲的價格或許一度穩定了農民種棉積極性,但極大地抬高了國內制造成本,導致進口棉紗激增沖垮國內棉紗產業,紡紗的少了,買棉的就少了,最終還是傷了棉農的利益,導致棉花種植面積持續縮減。無論是恢復棉農信心,還是保住中國棉紡業依靠30多年打拼贏得的完整產業鏈優勢,再靠對棉花的種植補貼、配額限制、收儲支持等“溫室保護”是行不通的。不僅是棉花,要讓農產品的供給真正與市場對接,只有依靠深化改革來真正提高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像2014年啟動的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就從一定程度上理順了產業鏈上下游關系,為一、二產協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類似的改革不妨多些,讓更多資本愿意進入農業,更多人樂于從事農業,真正激發農業發展的活力與潛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是目標之一。這個產業絕不僅僅是指制造業,而是三大產業整體邁向中高端水平。根據木桶原理,最短的一塊木板決定木桶盛多少水,三大產業哪一個“短了”,都會影響到“邁向中高端”。換言之,制造業由大變強,不是制造業自己的事兒,離不開農業、服務業的質效雙升,反之亦然。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