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作為一名中國經濟網的記者,今年,我有幸兩次參與了“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活動。長征,這部氣吞山河的英雄史詩,深深地感動了我的內心,也讓我對于自己的新聞工作之路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圖為2016年9月7日,貴州遵義市湄潭縣湄江鎮金花村黨支部書記馮燕青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鄧浩采訪。
記者筆重千鈞,從拿到記者證的那一刻起,憑丹心,施妙筆,著華章,沉甸甸的責任就落在我們的肩頭。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既準確報道個別事實,又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這些年的新聞采編經歷,對我來說,也是不斷“求真”的過程。
曾經為了核實數據最后一直追溯到某家德國媒體,然后又和國際部的德語同事討論半天語法;也曾經為了確認被采訪對象與資料沖突的一段話,輾轉多次才在深夜聯系上對方。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有人說,謠言傳千里,辟謠沒人理。我不這么認為。
還記得以前有一陣,網絡上突然熱傳起“中國人均月薪4134元”的消息,網民紛紛驚呼“拖后腿”。當時,我在經過多方深入查證后,終于核實了所謂4134元是按購買力平價換算的,并非實際工資。當我編寫的辟謠文章發布后,24小時之內轉載媒體就達到了將近200家。這對當時的我來說,無疑是莫大的鼓舞,也更加堅定了我追求新聞真實的信心和決心。
新聞真實,需要我們每一位新聞人去用心守護。為此,我們要像嬰兒一樣,保持對事實真相最大的好奇心;我們要像海綿一樣,如饑似渴地在知識海洋里汲取智慧之水;我們更要像松樹一樣,咬定青山不放松,堅守新聞倫理道德。
從進入中國經濟網的第一天起,“傳遞有價值的信息”這一辦網理念就不時在我耳邊響起,并越來越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面對信息的海洋,怎樣才能做到“傳遞有價值的信息”?答案就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確新聞志向、堅持正確工作取向。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只有方向正確了,我們所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要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我們還需要踏踏實實地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應當說,兩次重走長征路的采訪經歷,是精神上的特別洗禮,也成為了我新聞生涯中的寶貴財富。
9月4日至10日在貴州,10月8日至15日在河南,總計十幾天的行程很短暫,但又很漫長,漫長到讓人仿佛穿越了80多年的時空。沿著紅軍的足跡一路追尋,神州大地已經歷滄桑巨變,舊貌換新顏。
走進“多彩貴州”,旅游經濟和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令人贊嘆。在黎平縣肇興侗寨,依托高鐵經濟紅利,當地文化特色旅游也越來越紅火;在甕安縣,返鄉的農民工們正在產業園區實現自己的創業夢;在湄潭縣田家溝村和金花村,“茶旅一體化”的鄉村旅游經濟方興未艾;在遵義市新蒲新區,智能終端產業鏈已初具規模,為大數據時代遵義經濟發展持續提供新動能。
在河南這片中原大地上,脫貧攻堅戰已經全面打響。在南召縣,玉蘭種植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這個著名的“玉蘭之鄉”正在加快摘掉“國家級貧困縣”帽子的步伐;在舞鋼市,異地搬遷不僅讓張莊徹底擺脫貧困,還造就了一個“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在欒川縣,美麗鄉村建設讓莊子村留住“鄉愁”,奔向小康;在盧氏縣,3800畝連翹種植基地幫助東虎嶺村今年實現了整村脫貧。
今天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能親身見證歷史,記錄現實,是記者這一職業賦予我們的光榮。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是我們崇高而又神圣的使命。時代在巨變,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總有一些東西,是要有所堅持的。未來還很漫長,我們會經歷無數坎坷,也會面臨種種誘惑,不忘我們成為新聞人的初心,才能守住記者的良知和底線,走好我們自己的長征路。(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