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迎來4380名來自全國各地及數十個國家的本科新生。其中,農村學生共700余名,為近年最多。北大今年進一步加大執行貧困地區專項計劃和“筑夢計劃”的力度,并且在“博雅計劃”、自主招生以及高考錄取中對農村地區考生進行政策傾斜,一大批“寒門”學子脫穎而出。(9月4日《京華時報》)
北京大學寒門學子人數創新高,并非農村學生在教育競爭中的生存生態在短期內得到了根本性改變,而是得益于“弱勢補償”。在城鄉教育資源失衡的格局下,農村學生成為弱勢群體;如果僅僅強調平等對待并不能真正實現教育公平,必須額外地進行一定的“弱勢補償”——按照平等的原則補償由各種自然和社會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傾斜,用區分性、差異化手段達到教育公平的目標,北大的“弱勢補償”,無疑給了寒門學子更多改變命運的機會。
清華大學針對2010級學生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農村生源占總人數的17%;然而,當年高考考場里,農村學生的比例是62%。在不少重點大學里,農村學生的比例不斷滑落;“窮孩子沒有春天”“寒門難出貴子”固然有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型帶來的教育改變命運的周期性拉長、顯示度下降的因素,也和農村學生越來越難考上“好大學”密不可分。
教育競爭,說到底是一種資源的競爭,甚至可以說是社會資本的比拼。一方面,農村教育投入少、辦學條件差、師資力量薄弱已經成為不爭的現實,城市卻集聚著許多優質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在升學、就業、教育培訓、豐富閱歷等方面,城市家庭通常能夠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庇護和幫助。和城市學生相比,農村學生進入重點大學的道路更加艱難。
正如學者擔憂的那樣,“出身越底層,上的學校越差,找的工作越差”的“下沉螺旋”現象一旦成為常態,就會進一步加劇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鴻溝。“出生決定出路”“拼能力不如拼爹”這樣的論調盡管以偏概全,卻也代表了部分年輕人的心聲——利益固化、階層板結將會堵塞社會底層的上升通道,讓年輕人失去了應有的朝氣和活力。
在過去的農村,“只要有一個上學的,這個家庭就有希望”。教育公平是實現人生起點公平和社會公平的基礎和最有效途徑,是農村學生擺脫宿命的希望所在。通過“弱勢補償”促進教育公平,讓寒門子弟多一些向上社會流動的渠道,見證了現代大學的責任和擔當。
與錦上添花相比,雪中送炭往往更有價值、更有溫度、更有情懷。北大的“弱勢補償”,無疑為全國一百多所重點大學開了一個好頭。在此基礎上,只有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配置,農村學生才能和城市學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權利。(楊朝清)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