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播出杞縣高考替考事件后,6月23日,河南省招辦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替考事件仍處于調查階段。據相關人員透露,替考的“槍手”多為急需用錢的農村大學生,且學習成績優異。“這些品嘗過高考艱辛的農家子弟,本應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卻在金錢面前拿自己的誠信去冒險。”(6月25日《法治周末》)
河南替考事件舉國震驚,背后的亂象更是令號稱“史上最嚴”的監考斯文掃地:權錢魅影,規則尋租,在真相撥云見月之前,確實還有諸多細節值得追問與反思。有媒體以“農村學生替領導孩子高考”為題,凸顯了事件中人物身份的差異,以這種身份落差,激發情緒的無限聯想,為民粹主義的非理性表演,提供了鮮活的素材。
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而其實在替考事件東窗事發之處,網意就呈現出對“農村學生”作為槍手的洶涌悲憫——“作弊的不是一般人”、“槍手都是急需用錢的學生”。這話也許是概率上的基本事實,但問題是,法律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罪罰相當”,不管你是什么人,犯了什么法,就受到什么樣的責罰——不因為你是有錢人就板子加一碼,也不會因為你是窮人鞭子就輕柔一分。這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才能彰顯法律的穩定性。眼下如火如荼的司法改革,也正是秉持這樣的底線理性。譬如6月26日《人民日報》在評唐慧案時,就發出了這樣的聲音:個體對公平正義的認識不能代替法律,個體極端意見訴求的表達也不能左右司法。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村學生替領導孩子高考”,本質不還是替考行為嗎?
當然,我國目前并沒有法律層面的、專門規范考試的立法。刑法和保密法只是規定了單一的對泄密行為追究刑事責任問題,槍手的替考行為可能還難以被追究刑事責任。一般而言,違規考生也只能按照教育部《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三十三號令)處理,對于參與替考的高校生開除學籍,被替考者將會受到1至3年內禁止參加國家教育考試的懲罰。這樣的罰則,從感情來說,對“農村考生”可能有點重,但從法理與規則來說,或者相較于國考的嚴肅性與重要性,恐怕只會太過輕柔。
俗話說,法不外乎情。但它有個前提,就是法與情當有明晰的邊界。涉事“農村學生”的命運讓人關注,或者說,對于品學兼優的“槍手”,社會力量也無妨為其打開一扇扇救濟的大門,但就法律或者規則來說,任何身份意義上的“網開一面”,都是對替考事件的二次傷害,是對公平與正義的再次褻瀆。
人生就是充滿選擇,選擇就要面對機會成本。一個成年人,來自農村或者城市,是學生或者工人,固然有階層之別,但在法律層面,它只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公民。缺錢的農村孩子還有很多,這不能構成可以違法違規的豁免條件。公眾可以同情他們的境遇,但不能要求法律的戒尺抬高一寸。還是那句話,一個法治社會、一個公民社會,早該學會拋棄身份標簽就事論事了。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