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郭夏認為,美國通過航天高科技成果的商業化開發和創投資本體系的加速孵化,興起了引領全球產業創新的科技革命。“一帶一路”戰略是中國的宇觀經濟創舉,中國的創新驅動戰略和創新興國戰略將在未來幾十年間,使中國在全球創新體系中逐步實現后來居上。
資料圖片
談到創新,可以有三種不同的綜觀語境:微觀經濟與企業創新、宏觀經濟與國家創新、宇觀經濟與全球創新。掌握宇觀經濟學和全球創新論對于理解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和創新驅動戰略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廣角見解。
企業創新論的代表人物是熊彼特,他最早將“創新”思想引入經濟學。熊彼特認為,“創新”是指新技術、新發明在生產中的首次應用,是指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或供應函數,是生產要素與生產條件的新組合。熊彼特強調創新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而且這種增長呈現周期性。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為首創者帶來利潤。其他企業為了獲取利潤,也會對其進行模仿。但當大部分企業都在模仿創新之后,經濟就開始出現停滯。這時,必須進行新一輪的創新。這也從技術創新的角度解釋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的周期性。
國家創新論的代表人物是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弗里曼通過研究日本企業組織、生產組織、政府的作用,深入分析了日本的技術創新機制,于1987年出版了《技術和經濟運行:來自日本的經驗教訓》。弗里曼特別強調政府政策、企業及其研究開發工作、教育和培訓、產業結構四個要素。他指出國家創新系統是一種處于公私領域里的機構網絡,其活動和行為啟發、引進、改造和擴散新技術。弗里曼在此所定義的國家創新系統,實質上是國家技術創新系統。與此同時,納爾遜在1993年主編的《國家創新系統》一書中,比較分析了美國和日本等資助技術創新的國家制度體系。
宇觀經濟學的全球創新論是基于新生經濟學理論提出的超級創新論。人類經濟經歷從猿類變成人類的災變本原經濟階段,又經歷了從原生經濟、次生經濟到再生經濟的演變經濟階段,最近幾十年才在航天高科技拉動之下出現了新生經濟為主導的創變階段。這種創變新生的全球浪潮就構成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全球創新。全球創新的實質就是以航天高科技為龍頭的全球創新體系。
最早的全球創新體系發源于硅谷的美國新經濟+全球新興市場經濟。美國新經濟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肯尼迪時代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通過航天高科技成果的商業化開發和創投資本體系的加速孵化,興起了引領全球產業創新的科技革命。美國通過向第三世界國家轉移低端產能,實現了他的產業換代和利益升級;通過參與全球創新的頂層設計和龍頭產業開發,成為分享高端全球創新紅利的創新型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是中國的宇觀經濟創舉,中國的創新驅動戰略和創新興國戰略將在未來幾十年間,使中國在全球創新體系中逐步實現后來居上。
郭夏:《解碼經濟——新生經濟學導論》作者,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新生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經濟網特邀財經評論員、評論理論頻道專欄作者。
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95年歷程展現了黨的創新基因
郭夏:開發航天科技 構建創新國家
新生經濟體制助力創新驅動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