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采訪,《快手槍手快槍手》的導演潘安子聊起自己拍這部電影的前期準備過程。
他說,《快手槍手快槍手》的劇本在2013年時就已經完成,自己曾經找過多位專家來調研,不過,“這些人各自的結論都不相同、觀點大多自相矛盾,當時,投資人甚至已經放棄此片。”后來,潘安子找來了50個大學生來聊劇本,“那是相當快樂的一段時光,不僅把劇本里的一些bug都改了,還提出了不少精彩的地方,以后我再也不請專家了。”去年10月份,潘安子再次找來將近100個年輕人進行探討,他甚至還規定了年齡限制,這些人中90后的比重非常大。
這部集結了林更新、張靜初、劉曉慶等明星的電影現在已經公映,目前它的票房只有4000多萬。在同時上映的多部影片中算是差的。該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只有5.1分,不高。
回頭再看導演上面的一段話,很有感慨。顯然,導演對自己的這部作品在拍攝前就信心不足。不然,何至于要請這么多人來聽取意見呢?
其實,在開拍前聽取專家和觀眾的意見,是好萊塢大制作電影的一個常規程序,就是試探觀眾們的反應。
顯然,潘安子對于專家的意見是失望的,他更認可年輕人特別是90后年輕人的意見,這就有點意思了。導演顯然是用迎合的心態想拍一部能夠引起年輕人喜歡的電影。
這也好理解,有數據顯示,現在20歲左右的年輕人已經占據了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一部電影有年輕人捧場,票房一定差不了。但事實是,這部電影的票房非常一般,這是為什么呢?
我看過以前張藝謀拍攝《十面埋伏》的紀錄片,里面有一段張藝謀在開拍前請各種專家給劇本提意見的畫面,印象很深刻。老實說,這些人在外面是一回事兒,但真的坐到張藝謀的面前,個個除了高唱贊歌外,沒有提出任何一點建設性的意見,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公允地說,《十面埋伏》充其量只是一部不錯的商業動作片,離偉大的作品還遠著呢!
我覺得,用迎合觀眾的心態來拍電影,這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你對自己的劇本在開拍前就沒有信心,這會是一部好電影嗎?
不管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電影都是一種個人化的創作。最打動人心的,都是導演心中最個人化的那個部分,這些東西又豈是能靠征求大眾的意見就能獲得的。
《終結者》的靈感來自于詹姆斯·卡梅隆的一個夢,夢的背后,是他從少年時期起就對科幻小說的狂熱閱讀,一般觀眾如何能理解?《外星人E·T》講述的是斯皮爾伯格父母在他小時候就離婚對他幼小心靈造成的打擊,所以故事才感人;周星馳的電影永遠講述的都是一個草根小人物的英雄夢,這也來自于他內心深處的某種不安全感。這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秘密,如何能夠在大眾面前分享呢?它只能通過電影的形式表現出來。
“迎合”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投機,這是藝術創作的大敵。《教父》的導演科波拉為了拍攝《現代啟示錄》,一度讓自己破產;卡梅隆為了拍攝《泰坦尼克號》,不惜主動降低自己的片酬。前者票房失敗,但成就了藝術經典。后者票房大賣,成就了傳奇。不管如何,這兩部作品都是創作者的真誠之作。光是在態度上,就值得點贊。
沒有人能夠像上帝一樣預言一部電影的票房。如果能,“夢工場”也不會被收購,很多好萊塢商業大片也不會在票房上失敗。我也不覺得年輕的大學生和90后就能決定一部電影的生死,相反,受制于人生經驗和經歷,這些年輕人在很多時候都只是看了熱鬧而已,不然,為何《港囧》和《老炮兒》這些講中年人的電影為何能夠取得這么好的票房?
見真心,見真情,見自己,這,才是拍攝一部電影的初衷!如此,即便失敗,也對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