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部近日宣布,政府將斥資在全英8000所小學推廣采用中國傳統數學教學方法,學校可自愿申請這一改革計劃并獲得資金支持。
去年,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猶如一粒石子投入平靜水面,激起了一片水花,不僅引起了英國人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國人的大討論:中西教育方式,孰優孰劣?如今,這水花有了落腳點,紀錄片中的“試驗”正在英國成為現實。這是中國傳統教學方式的勝利嗎?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信佛的和一個信道的,爭執誰的信仰好。雙方唇槍舌劍,誰也沒能使對方理屈詞窮。有意思的是,回去以后,信佛的改信了道,信道的改信了佛——在爭辯過程中,都被對方的說辭改變了。
毋庸置疑,西方欣賞我們的,是扎實穩固的基礎教育底子;我們羨慕西方的,是寬松自由的學習成長環境。兩者能夠結合自是最好,但怎奈天不遂人愿,兩者在具體操作中,很多方面都是相抵牾的,想要水乳交融,其實很難辦到。教育質量或許有高下之別,但在教育方式的選擇上,并不存在絕對的優劣之分。對中西方教育來說,關鍵是要扎根自身土壤,汲取對方長處,在互學互鑒中完善自己。這正如佛教和道教,雖然教義有區別,但在“神仙譜”中,卻又有很多相融之處。
我們總想尋找最好的教育,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就教育本身而言,往往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什么樣的教育,才是適合的?
一是理念。理念決定行動,教育理念決定教育方式。從世界角度來說,對于培養一個優秀的人,理念、做法其實沒有本質的差別,比如付出,比如嚴格的規范與要求,待人友善、懂得感恩等等。對教育者而言,應鼓勵孩子更多地了解世界的廣闊,保持不斷學習的能力,這才真正決定未來人生的模樣。
二是差異。教育就如看病,要對癥下藥,缺什么補什么。社會的差異,個體的差異,決定了教育方式的差異,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要因材施教。至于教育方式,中西方教育所要變革的,是要彌補自己欠缺的方面,而不是不管不顧地改弦更張。
由此拓展開去,不僅教育方式上如此,一個國家的治理方式等很多方面也是如此。在今天,互相的學習和借鑒已是常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是難分彼此。所以,不必過于強調是誰的,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式,才是最好的。
(作者為教育工作者)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