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等11個部委聯合印發《意見》,給實體書店送了一個“大禮包”。免征增值稅、給予財政扶持、獎勵創新項目等,令許多實體書店的從業者及支持者大感振奮。
眾所周知,實體書店這幾年一直在“寒冬”中掙扎。眼見著網購模式攻城略地,實體書店尤其是民營書店幾乎無力招架,大多節節敗退,有的只能關門大吉。書店,是書籍買賣之地,更是聯接人類與知識、貫通歷史與未來之所。其凋零之現狀,不僅令書籍愛好者們憂心,也沖擊著社會傳統的閱讀習慣。此番11個部委聯合出手,與其說是為實體書店描繪未來,不如說是為社會文化涵養未來。
書籍可以饋贈,思想卻無法復制。實體書店式微只是一個縮影,映照出我們當前社會愛書讀書之人的匱乏。在今天這個讀屏時代,很多人似乎正與書籍漸行漸遠。數據顯示,2014年國人讀微信人均每天超過40分鐘,紙質圖書閱讀量人均每年僅為4.56本。隨處可見的“低頭族”,看的不是書籍而是手機,“碎片化”閱讀風靡一時,“快餐式”知識備受追捧。即便來到了實體書店,多數奔向的也是考試專用書、職場生存術等“應用性”強的書目,總希冀能夠尋章摘句現學現用,最好來個速成提升、包學包會。這種浮躁之氣、功利之心,無疑背離了閱讀的真諦。
猶太人的家庭曾長期流傳著一個傳統:當小孩開始懂事,長輩會翻開《圣經》滴上蜂蜜引導孩子去舔,其意在告訴下一代,讀書是件甜蜜的事兒。楊絳先生曾形容,讀書于她而言如隱身地“串門兒”。沉下心來多讀書、讀好書,是一趟愉快的心靈旅行。翻開書本,你能夠對談古今中外的智者,可以時時造訪,亦可不辭而別。薄薄的書頁之間,人生真諦、旖旎風光盡收眼底,我們的視野、胸懷、心智由此得以提升。其價值遠非眼前的功利、感官的刺激可比,精神的充實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一個家庭沒有書籍,等于一個房子沒有窗戶。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并長期領先于世界,一大原因就在于我們善于汲取眾人之長,有著崇尚讀書的優良傳統。早在14世紀,當英國亨利五世的圖書室還只有六本藏書時,我國明朝已開始編制《永樂大典》。而韋編三絕、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的故事,更被一代代人奉為美談。如今,我們又走到了發展的重要關口。傳承良好的閱讀習慣,引領全民閱讀風潮,應當成為我們的不二選擇。多讀書、讀好書,始終保持對知識與智慧的上下求索,個人之提升、民族之崛起才有希望。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