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微不至”的移動互聯網,似乎正在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懶惰。看到兒子小長假期間的生活,51歲的王學進不無憂慮。近年來,上門美容、家政、餐飲等依托互聯網興起的“網宅經濟”受到青年人熱捧,卻令不少父母擔憂孩子變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喪失創造力的“懶人”。(6月11日中國新聞網)
宅在家里,不用自己動手搞衛生,可以預約家政服務,自己不想做飯,可以打網上訂餐平臺的訂餐電話,網上送外賣等等,衣食住行都只需要動動手指,就有人來替你包辦,只要你肯付錢。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生活,也讓“網宅經濟”興起,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如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但不能過于沉溺于“網宅經濟”,現在的一些年輕人、青少年過于依賴網絡,負面效應已經顯現,如他們變得更不愿與真實世界接觸,失去了與外界“親密接觸”的能力,而每天宅在家里,也讓他們缺乏運動,變得缺少朝氣,他們的身體狀況也令人擔憂。人是群居性的高級動物,當人們不再與他人進行真實的交流,而只沉溺于虛擬的網絡世界,容易讓人失去與他人進行正常交流的能力,而網絡世界又是那么吸引這些宅男宅女,讓他們流連忘返,讓他們產生網癮,這會逐漸讓他們脫離現實世界。
而現在各行各業都在興起“互聯網+熱”,尤其是一些服務業,促進了“網宅經濟”的形成,足不出戶就可以生活無憂,讓人們更是有了宅在家里的充分理由。這一方面給人的生活帶來方便;一方面也可能讓一些人變得很“懶”,甚至失去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能力,反正現在已經到了自己不用動手,也能豐衣足食的時代。
父母擔心喜歡當宅男宅女的孩子,并非過度擔憂,但也要看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完全將孩子屏蔽在網絡之外,不現實,就算老一輩人足夠強勢,讓身為子輩的年輕人與網絡絕緣,那樣的“隔絕”,會讓年輕人跟不上時代步伐,甚至最終為時代所淘汰,這樣的做法也很不可取。
父母要能主動接受新事物,而不能把網絡當成洪水猛獸,父母應該多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正確對待網絡,不能沉溺于“網宅經濟”,不能受到其負面影響,將自己變成一個“懶人”,要讓孩子認識到網絡的正向作用;年輕人也需要端正自己的認識,需要多與真實的世界接觸,多出去走走,要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青年人更要能駕馭網絡,讓網絡為我所用,而不是當網絡的奴隸,成了“網宅經濟”的附庸。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