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16年6月1日刊登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程畢凡先生題為《新加坡“均勢戰略”選錯了目標》的評論文章。該文宣稱新加坡在“選邊”, 對抗中國。此看法是完全錯誤的。
新加坡是中美兩國的好朋友。我們的確支持美國參與區域事務。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為鞏固亞太地區的穩定和繁榮起到了良性的作用。此地區的穩定與繁榮也讓中國從中獲益,提供了條件讓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取得快速發展。
我們一直以來也支持中國的和平發展。我們歡迎中國積極參與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中,期待中國為地區繁榮與和平發揮不斷擴大的建設性作用。
因此,新加坡向來都支持中國的發展,即使是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1992年,新加坡開始和中國討論在蘇州建立第一個政府間合作項目。新加坡是最早支持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東盟國家之一。我們也期待同中國和其他利益相關的國家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倡議。
新加坡在兩岸關系中發揮了輔助性的角色。我們為1993年的“汪辜會談”和去年的兩岸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面提供了場地。我們能做到這些,是因為我們向來在兩岸關系上保持了一貫和原則性立場。
幾十年來,中新關系不斷拓展和深化。我們隨著中國不斷演變的發展需求和重點,提供了與時俱進的支持。繼蘇州項目之后,雙方又在天津和重慶啟動了政府間合作旗艦項目。
我們應該避免陷入零和博弈的思維。中美兩國領導人曾說亞太地區之大足夠同時容得下美國和中國兩個大國,這一點新加坡完全贊同。我們認為,中國在地區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的同時,并不會必然地消減美國為地區穩定和安全做的貢獻。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所說,中美應該“努力培育兩國共同而非排他的‘朋友圈’”,新加坡就是這個朋友圈的成員之一。
中國的崛起意味著戰略環境的重大變化,尤其對于如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我們希望南海問題這樣的潛在摩擦點不會使整體向好的趨勢脫軌。在南海問題上,新加坡秉持了一個原則性的立場, 強調航行和飛越自由權, 這兩點是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我們不是聲索國, 對于各方的主權聲索不選邊站隊。我們支持按照國際法,在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架構下和平解決爭議。
最后,我注意到程先生引用了不同的新加坡領導人的評論,這些評論在被引用的過程中被斷章取義,嚴重扭曲了事實。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