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提倡大眾創業。創業本是辦企業、創事業的意思,內涵豐富,外延廣泛。但現在時髦的,是把“創業”理解成高科技領域的創業,大家要在咖啡香氣中展開頭腦風暴,以企業估值、引入風投多少論英雄。
眼下很多地方都在關注、宣揚本地的“獨角獸”企業,似乎“獨角獸”已經遍地了。按照硅谷的標準,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才能稱為“獨角獸”企業。實際上它必須是高科技企業,其產品還要有“日用化”潛力。比如谷歌地圖,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但在中國,所謂“獨角獸”可能只是被風投看中了,風投看好的原因是不缺上市公司并購。
能夠產生“獨角獸”企業當然是好事,但我覺得辦一些面對身邊人的草根企業也是符合市場需要的。中國工業化進程遠未完成,而服務業現在只能算是尚處在襁褓中,兩個產業部門都大有作為。
這不是說提倡在高科技領域、互聯網領域創業不對,而是說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在提倡在高科技領域創業的同時,不要忽視、冷落了創辦草根企業的問題。這就跟武漢選擇大力發展制造業一樣,制造業永遠不會過時,也較少泡沫。民間創業,一個重要方向也是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它可以夯實一座城市經濟的基礎,是“實業”。
說到“獨角獸”企業,其高估值有可能是一種金融泡沫,美國投資界已有人發出警告。而在中國,泡沫可能更嚴重。很多上市企業一直在炒概念,他們需要經并購維持或改善公司業績,好把股價炒上去。他們并不太關心投資對象是否真的值那么多錢。比如范冰冰300萬元注冊的愛美神公司,被某上市影視公司估值7億元,即將并購到旗下。證監會予以監管關注。
以估值論英雄,本質是以錢的多少論創業,它催化了社會的投機心理。很多創業者不去研究如何為公眾提供一款好的產品,不想推動任何社會生活方面的變革,而是拼命想吸引投資、變現、發財。最起碼是把政府的扶持資金搞到自己的腰包。
為了發財,有些人就沒了底線。近兩年,很多P2P公司受到上市公司熱捧,而其中一些P2P實際上干的是急功近利的非法勾當。比如一家校園網貸公司,估值很高,據說賺錢也快,但據媒體曝光,它實際上就是校園高利貸,并使用暴力向大學生討債。
能夠在高科技、互聯網領域創出一番事業,我們當然樂見其成,但條件不成熟,不如腳踏實地,創草根企業為身邊草根服務。很難想象,很多人連基本生活都享受不到服務,卻可以一步登天,在高科技領域全面開花、獨步全球。
如果真的是市場有需求,即使政府不提倡,草根企業也會星火燎原。不過政策扶持還是需要的。現在一些地方把政府扶持資金重點投入孵化“獨角獸”企業了,而冷落了草根創業,這可能是一種偏頗。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