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各類突發事件及事件帶來的輿情洶涌,政府應該怎么辦?是置之不理、聽之任之,還是深入研判、積極應對?
日前,在杭州武林廣場南公交站旁,一位女孩為了給患白血病的姐姐募捐,擺攤充當“人肉靶子”,讓路人用弓箭射自己,射一箭收10元錢。這一極端的籌款方式經報道后,一時間,很多聲音指向了政府相關部門。
面對洶洶輿情,有相關責任的浙江省人社廳趕緊調查。發現當事人不是浙江戶籍,也沒有在浙江參保。“既然和咱們無關,就別回應了,免得惹火燒身。”有人這么說。
當地決定,不這么辦。
浙江省慈善總會行動起來,騰訊公益及網友也紛紛進行愛心捐款,目前,35萬元捐款已經足夠骨髓移植的手術費用。
人社廳決定以此事為契機,解疑釋惑。“如果浙江的老百姓遇到這樣的問題怎么辦?”醫保處、醫保中心等處室認真準備,召開新聞發布會,澄清事件原委。同時以該事件為例,宣傳解讀該省參保人員患白血病等重特大疾病后的醫療保障政策。
從收到的反饋來看,此次政府及時回應輿情、適時引導輿論的傳播效果很好。
這件事是一次很好的提示。面對各類突發事件及事件帶來的輿情洶涌,政府應該怎么辦?是置之不理、聽之任之,還是深入研判、積極應對?
首先要回應好具體問題。輿論發生時,作為負有責任的部門,任憑輿情發酵而不管,如同見火起而不救。等到各種小道消息、“另類”解讀滿天飛,那時候處理難度大大增加,社會成本也會居高不下。最好的方法,當然是不推、不逃、不躲,直面問題,促進解決。
其次,還應該順勢再當好“宣傳員”。經過研判,抓住輿情折射的普遍性問題,以一種敢擔當、肯負責的精神和積極的主動的姿態回應社會深層關切。這樣,有助于化解群眾的情緒;此時,再解答百姓的疑惑,順勢介紹與之相關的政策和舉措,便能取得好效果。
總之,用為民之心、擔當精神提升新聞輿論的引導力,是現代政府的必修課,應該修好。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