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交通擁堵已經成為最令人頭疼的“城市病”之一,不僅大城市堵成“一鍋粥”,連中小城市甚至鄉村都難以幸免。這與我國全面快速進入汽車社會的大背景分不開,即使不少地方出臺了限購令,也難以招架人們擁有私家交通工具的熱情,甚至很多農村人也將小汽車作為結婚彩禮的“標配”了。
雖然從汽車擁有量上來衡量,我們已經進入了汽車社會,但還遠沒有適應汽車文明,也就是與汽車社會相適應的一整套規則以及意識。這表現在部分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法律法規意識淡薄,隨意占用應急車道、開車時打手機、亂并線、亂插隊、亂停車、亂穿馬路等現象屢禁不止。這些不文明的交通陋習也導致了道路通行效率大為下降,造成擁堵甚至交通事故頻發。如很多道路因為亂停車變成了“單行線”,一些私家車主為了一己之便,想停就停,把學校、醫院門口堵得水泄不通。
城市交通的順暢運行,既離不開良好的硬件基礎設施,也離不開規則意識、守法意識等汽車文明“軟件”環境的支撐。誠然,解決交通擁堵問題要靠多修道路、優化路網結構、鼓勵公共交通;但如果人人都把馬路當成自家的、把汽車當成自行車開,無論硬件設施再怎么完善、再怎么優化,也終究抵擋不住洶涌而來的交通亂象。
近期,上海開展了交通違法大整治,為的就是糾正這些交通亂象,培養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的守法意識,樹立汽車文明新風尚。應該說,上海的城市管理水平一直處于國內前列,市民素質較高、規則意識也相對較強,但這次整治行動中仍然可以發現不少問題,可見我們在改善交通“軟件”環境方面大有潛力可挖。
醫治交通擁堵頑疾,既要靠政府部門,也要靠全社會。每一個交通參與者都不應置身事外,而應該從我做起,培養汽車文明、交通文明意識。(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杜 銘)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