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基層政府網站的日訪問量極低,極個別的訪問量只有個位數,簡直成了‘僵尸網站’”。這句話出自國務院辦公廳的一份調查報告。近日,國辦通報了今年一季度全國607個縣級以下政府網站的抽查結果,不合格率達到18.5%。有一些網站訪問量極低,幾乎成了可有可無的“空殼”。(5月24日 北京晨報)
為了整治政府網站“僵尸”、“睡眠”、“癱瘓”等“空殼”現象,國家層面一季度對全國范圍內的基層政府網站進行了一次抽查行動,但最終交出的答卷,卻難以令人滿意,部分政府網站的日訪問量甚至跌破個位數。透過這次抽查,地方政府尤其是一些基層部門,在政府信息公開、官網管理與維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暴露無遺。合格權重如此低迷,無不令人觸目驚心,但站在一個積極樂觀的角度,這種典型的雞肋式“僵尸網站”無疑卻是一劑強心針、一味醒腦劑,鞭笞著政府部門重塑政府公信力,重拾公眾信心。
盤點抽查結果,問題主要集中在更新不及時、信息不準確、互動不回應、服務不實用等隱患頑疾。之所以會呈現出現在這樣的可有可無的“空殼”局面,客觀上可能有自身信息量小,辦站條件差、無專職人員更新維護,耶或維護人員業務水平技術能力受限等外在原因,但也不排除個別職能部門本身就不愿意主動動開、懶政惰政的主觀故意。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電子政務應運而生,并步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應該說,政務辦公電子化、網絡化,既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畢竟政府作為的方方面面,都少不了網絡媒體這個信息傳播大平臺的支撐和保證。追根溯源,國內政府官網經過十余年的建設與發展,已經從解決從無到有的建設問題,過渡到了從有到精的質量提升層面,顯然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立而完整的政府官網體系,但我們必須得承認,官網的運行機制不夠條理明晰,管理手段也不夠成熟穩定,不是政策解讀失實失真,就是網站欄目“開天窗”,不是咨詢鏈接打不開,就是聯系方式被馬賽克。總之,實用性并不大,難以有效滿足百姓的現實需求。這對職能部門的公職形象與社會公信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考驗與威脅,不僅會讓公職部門自身陷入被動的尷尬境地,還會產生輿論的負面效應,損害政府部門的群體形象。
客觀而言,政府網站既是履行職責的平臺,也是公眾監督政府職能的窗口,更是展示公職形象的絕佳舞臺,在服務群眾便利百姓的同時,也關系著自身的形象與公信力,如今政府網站動輒“僵尸”、“睡眠”、“癱瘓”,不僅是在消費甚至揮霍地方政府的威信,也是對百姓知情權、問政權的褻瀆與傷害,如此,又談何贏得公眾信任、社會尊重?
可以說,雞肋式的“僵尸網站”,不僅是對政府公信的莫大諷刺,也是對政府威嚴與形象的一種損害,這足以引起地方當政者的重視與警覺。喚醒雞肋式的“僵尸網站”,除了設立專門的管理維護機構,配強設備、配齊人員、加強管理之外,還要心存一顆對民意的敬畏之心,如此才能徹底清除“僵尸網站”的病灶,重塑政府公信力,重拾公眾信心。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