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林浩當成一個平常孩子,就能發現他的很多選擇再正常不過了,他的許多行為習慣再熟悉不過了。我們身邊的許多孩子,不正是這樣嗎?
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8年了。8年前,林浩是汶川農村的一名留守兒童,因地震中救人的事跡被授予“地震小英雄”稱號。成名之后,針對林浩的批評逐漸多了起來,其中一種聲音就是成名后不務學業。現在,林浩是四川某藝術學院附中的高一學生。(《廣州日報》5月11日)
地震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林浩正是其中一個。被授予英雄稱號后,林浩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到了首都北京,他還走進了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會場,成為全場唯一一個舉國旗的兒童。隨著人生命運軌跡的改變,林浩也迎來了爭議,被輿論批評成名后不務學業接拍影視作品,利用名氣遷居上海等。
以“高大全”的標準衡量,有幾年林浩確實沒有表現出很多人“希望的樣子”,甚至一些行為還讓人失望。但他畢竟只是一個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不可能完全按照公眾理想的軌道前行。如果把林浩當成一個平常孩子,就能發現他的很多選擇再正常不過了,他的許多行為習慣再熟悉不過了。我們身邊的許多孩子,不正是這樣嗎?
傳統觀念里,英雄似乎不能有一點兒瑕疵,要終其一生閃耀光芒,身上不能有一點兒缺點。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應該革新自己的英雄觀。作家伏契克有句名言概括得好:“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至于后來的路,完全是英雄自己的選擇,外人干涉不得,也干涉不了。
世上有兩種英雄,一種英雄“不僅比普通人有勇氣,而且能把五分鐘勇氣無限期地延長”,他們用一生的時光證明了自己永不褪色;還有一種英雄,“并不比一般人更勇敢,差別僅在于,他的勇氣維持了五分鐘而已”,他們一瞬間光芒四射,而在以后時光里,可能想活得輕松一點,甚至可能想放棄英雄的重擔。所謂“功不抵過,過不抵功”,何況,后一種英雄的人生選擇,只是相對世俗化一點,與“過”并不沾邊。
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應該拋棄模式化的英雄觀。成名之后,林浩確實有過迷茫,他自己承認,“比如2008年到2010年,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對這樣的迷茫,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別說是一個孩子,即便是成年人,盛名之下,面對鮮花掌聲,就能平靜如水,不會飄飄然嗎?
從報道看,林浩的許多行為還稱不上離經叛道。林浩現為四川某藝術學院附中高一學生,“上學期期末考試全年級第一”。看來成績還不錯。即便他成績不好,也沒有什么。不是說成為英雄,就一定要學習好,就一定要成為全能型的超人。據林浩介紹,現在的理想是“做一名演員”,而幾年前“想去學建筑設計”。這樣的理想位移,也很正常,成為一名好演員,同樣是不錯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地震小英雄”林浩也不例外。我們只要記住8年前的感動,只要他的選擇沒有給當初的英雄行為抹黑,具體的人生道路怎么走,應該尊重他自己的選擇。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