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屬于公共交通的一部分,但卻是相對高端的公交服務,不是說應該讓每個人都能打得起車”,針對網約車的爭議,日前,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公交地鐵才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服務,把網約車當成代步工具的定位有問題。(4月28日新華網)
“不能讓每個人都能打得起車”,透過這雷人的觀點,似乎看到了領導指點網約車的自信和迷之微笑。審查司機身份、要求“下架”優惠、按非法營運查處……事實也證明,在整治網約車方面,相關部門確實有一套。
從效果來看,似乎并不理想,甚至還有些不給面子——在廣州要求平臺“下架”優惠后3天,神州專車便推出了“更大的優惠”。事實早已證明,殺雞儆猴式的管理方法并不好用。那么問題來了:這么“高端”的服務,為什么老百姓總能享受得起呢?
答案很明顯,網約車并不高端,也從沒有人把網約車當成代步工具,而它的蓬勃發展,無非是“落后的公共交通和出租車市場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資本、移動互聯網、市場、乘客一相逢,便勝卻政策無數。
從職能定位上講,相關部門當然有權力“規范”網約車,但有權力不等于有能力,網約車已經深入人心,并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想依靠行政命令強制干預,幾乎不可能。況且,從以往的管理手段來看,一味喊打喊殺只會暴露心底的怯。
至于網約車市場,也并不是盡善盡美,司機身份審查不嚴、補貼大戰擾亂正常競爭……這些都是需要規范的地方,是網約車市場發展過快帶來的缺陷。只是,有缺陷并不意味著可以否定整體,否則,從邏輯上來講,是本末倒置,從發展上來講,是典型的“開倒車”。
說到底,是市場選擇了網約車,豐富了公眾的出行選擇,是網絡打破了現行的游戲規則,帶來了新的挑戰,是中央的“頂層設計”不明確,造成各地百般不適,胡亂猜測,擅自行動,雷言雷語頻出,奇葩措施不斷。
所以,才有了“網約車是高端服務”的習慣性思維,才有了“按非法營運查處”的殺雞儆猴,才有了“不應讓每個人都能打得起車”的荒誕不經。一句話,相關部門還是不愿意正視“公眾更喜歡網約車”這樣的現實。
不可否認,出租車市場是江湖,利益紛爭不足為外人道,但歸根結底,還是市場經濟,這也警示有關部門,與其對網約車的潮流視而不見,不如先學會在商言商。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