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禁毒辦在近日下發的《關于切實加強公務員吸毒問題防治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近年來,各地公務員染毒問題呈現案件數量上升、人員遍及各地、涉及部門廣泛、濫用種類以合成毒品為主等特點,主要原因是毒品預防教育存在缺失、個人喪失底線、組織和領導教育監督不力、打擊處理力度沒有震懾作用。通知要求,毒品濫用問題嚴重的地方,將吸毒檢測項目納入部分地區和特殊職位的公務員招錄體檢范圍,新招錄公務員身份信息要與全國禁毒信息系統進行碰撞比對。(4月20日《京華時報》)
正是上述所稱,近年來,公務員隊伍中的吸毒現象呈上升趨勢,更為嚴重的是,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吸毒成癮、結伙吸毒、以貪養毒,吸毒州長、吸毒市長案例在社會和公眾中造成極為惡劣影響。2014年云南德宏州有41名黨員、公職人員因吸毒受到黨紀、政紀和依法處理;2015年,湖南瀏陽市共查處吸毒涉毒的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37名,衡陽也查處了39名吸毒的黨員和國家公職人員。而這,用小巫見大巫來加以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公務人員中沒有被發現或沒有被查處的“癮君子”依然大有人在。
公務員隊伍中出現吸毒問題,首先與管理教育有關。在公務員隊伍的管理中,重視的一般是黨紀政紀,就是當下上級什么抓得嚴就教育什么、管什么,如公車私用、公款吃喝,“八項規定”、“四風”、“三嚴三實”等等所謂“8小時之內”的情況。而公務人員的吸毒行為往往發生在“8小時之外”,幾乎成了管理教育空白,一些公務人員“8小時之外”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不干凈,與社會上的“問題人員”混在一起,“近墨者黑”,當然也不排除有的是被別有用心的人拉下水。
其次是在處理上不夠嚴格。一些地方在查處公務人員吸毒時,往往往開一面,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考慮到公務人員一旦被處理,就會面臨“雙開”的結局。而有的單位明知“自己人”有吸毒行為,也不提醒,更不處理,怕影響單位形象或相關“目標考核”。而這,無意于是放縱了少數公務人員的吸毒行為。
這次國家禁毒辦的《通知》要求“毒品濫用問題嚴重的地方,將吸毒檢測項目納入部分地區和特殊職位的公務員招錄體檢范圍”,這對于防止社會上的吸毒人員進入公務員隊伍是一項重要舉措。從云南、湖南等省近年發生的眾多公職人員涉毒情況看,這項政策要擴大到各級所有的公職人員(包括公務員、事業人員)招錄中來,因為當下的公職人員招錄的對象圍范不斷擴大,很多崗位是面向全國性招錄的;另外,公務員隊伍無論是“特殊職位”還是一般職位,都有個形象問題,都有個遵紀守法問題,吸毒不僅是形象問題,更是違紀違法問題,這樣的人,無論如何是不能進入公職人員隊伍中來的——不管理“特殊職位”還是一般職位。從這個意義上講,把好公職人員的招錄“入口關”,對于建設良好的公職人員隊伍形象具有重大意義。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