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系视频在线观看,色综合天天综合网中文,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观视频,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导航

創新驅動發展 科技引領未來

2016年03月31日 07:22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和新要求。這一系列重要論斷,體現了我們黨對科技創新的新認識,是順應世界科技發展潮流、面向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所作出的重大判斷,為科技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提出更高要求,對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牢牢把握時代賦予中國發展興盛的歷史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進入21世紀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全球科技創新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和特征。創新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動,向少數創新中心集聚的趨勢更加明顯,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突破口,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這勢必對國際競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一方面,我國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在加緊謀劃部署科技創新發展,搶占科技發展先機。美國提出了先進制造伙伴計劃、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發布了“工業4.0”戰略;歐盟實施“歐洲2020戰略”。西方發達國家沿著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而中國的現代化與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作為制造大國,如果我們不抓住這次機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就算實現了工業化,還是可能進一步拉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另一方面,我國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我國進入了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并聯發展、疊加發展的關鍵時期,為我們堅持自主創新帶來了廣闊發展空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強勁動力。面對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更為寬廣的技術選擇,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我國工業化進程在時間上被大大壓縮,我們和發達國家在把握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技術上的機會幾乎是均等的,這為我們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力爭后來居上,實現“彎道超車”、跨越發展提供了可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只是跟在別人后面追趕,不能搞出別人沒有的一招鮮,最終還是要受制于人。國際競爭歷來就是時間和速度的賽跑,誰見事早、動作快,誰就能掌控制高點和主動權。機會稍縱即逝,新賽場、新規則是我們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一旦錯失我們又會重新陷入產業價值鏈“低端鎖定”的被動局面。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

  把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最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

  當前我國已經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科技發展道路,科技整體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某些領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速鐵路、北斗導航、超級計算機、載人深潛、特高壓輸電、先進核電等工程科技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出現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制造龍頭企業,無可爭議地表明中國科技事業的巨大進步。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科技創新基礎還不牢,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創力還不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比如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中,我國操作系統、核心芯片等關鍵技術瓶頸仍未根本突破。我國在國際分工中尚處于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的“制造—加工—組裝”環節,在附加值較高的研發、設計、工程承包、營銷、售后服務等環節缺乏競爭力。

  面向未來,創新是動力之源,科技是重要支撐,自主創新是必由之路。我們要密切跟蹤、科學研判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超前規劃布局,切實加大投入,搶占先機。必須高度重視原始創新能力,努力獲得更多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在關鍵領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在科學前沿和戰略高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選擇具有一定基礎和優勢、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從現實的緊迫需求出發,著力突破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支撐經濟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著眼長遠,超前部署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培育新興產業,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

  大力推進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而工程化、產業化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和重點所在,是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必由之路

  工程科技承擔著把科學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大任務,是科學技術改變世界的直接工具,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源泉。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最關鍵的是要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

  工程化、產業化將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緊緊地融合在一起,是將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轉變成產品、服務的過程,是科技創新實現社會價值的關鍵途徑。科技創新成果只有完成工程化并面向市場實現產業化,才能真正轉化為強大的現實生產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如果錯失,就會喪失發展的主動權。

  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推進科技創新成果工程化產業化,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要始終抓住科技創新成果工程化產業化這個關鍵,特別是實現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工程化產業化,把創新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科技創新引領支撐產業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的內生驅動力。要積極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依靠創新培育發展高端產業,積極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加快推動科技創新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以技術的群體性突破帶動新興產業集群發展。要加快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推動實施“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等,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新動力,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要大力推動能源、環境、現代農業、健康醫療、公共安全等領域的創新成果工程化產業化,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科技創新成果。

  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頒布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這是動員全社會建設制造強國的總體戰略,是以“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為基本方針的戰略對策和行動計劃,把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推進工業產品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推進制造過程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推進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產業模式,強化智能制造的基礎,力爭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工程院黨組)

(責任編輯:年巍)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