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大禮又來。3月1日,廣東省公安廳公布了15項改革惠民舉措,同時,根據省廳的統一部署,全省21個地市公安機關也同步推出“地方版”措施。據統計,省市兩級發布的改革惠民舉措合計達113項。
省內居民身份證可以“漫游”辦、駕駛人考試可以“自主約”、出入境證件全天候辦理、“打拐防拐小靈通”及時發布失蹤信息……從內容看,113項改革包括打擊防范、便民服務、警務公開三大類,涉及治安、出入境、戶政、打拐、警務公開等,涵蓋公安工作各個方面。與去年8月發布的第一批廣東公安改革惠民舉措相比,“2.0版”可謂內容更豐富、層次更立體、受益面更廣,力度更大也更接地氣。
2016年,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攻堅之年。省廳再次推出一批“改革惠民舉措”,狠抓創新增量,也順應了民眾期許。其措施之細,亮點之多,值得點贊。
而除此之外,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要從“痛點思維”說起。近年來,“痛點”一詞鋪天蓋地,怒刷存在感,幾乎成了互聯網企業的口頭禪。每逢新品發布,商家總會先拋出痛點“梗”,進而陳述解決方案——說白了,痛點思維就是針對用戶的困擾,將用戶體驗貫穿到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等各環節。而此次公安惠民“大禮包”則演繹了痛點思維的政務版。
一方面,痛點思維要求貫徹“用戶至上”的理念。所謂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改革的第一道門檻往往在于觀念。作為與市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部門,公安改革不僅要順勢而為,更要主動作為,需要徹底放下架子、撲下身子,以方便百姓、服務民生為指南,以群眾滿意為宗旨。具體到此次惠民舉措,開設防詐騙專線、開通違法APP曝光臺、啟動網絡安全“預警臺”等,都是給自身工作做加法;駕駛人考試“自主約”、老齡駕駛人體檢證明“網上傳”等則通過簡化程序、降低門檻、減免費用為市民做減法;而啟用警務評議系統,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更是向自己“動刀”。這些舉措適應了經濟發展大勢和人民群眾的要求,把“用戶”擺在了第一位,不僅利于理順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提高服務效能,更能以扎扎實實的獲得感讓民眾得到實惠。
另一方面,痛點不會自己送上門,痛點也不會一成不變。對企業而言,只有走近客戶真誠傾聽、深入調研,才能把握用戶痛點,隨機應變。而公安惠民改革也是如此,只有貼近群眾才能抓準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只有走基層、貼地氣才能考慮本地實際、體現本地特色、給出最適宜的“處方”。從去年8月第一批惠民舉措到第二批舉措,從全省同步實施的“規定動作”到各市自主推出的“自選動作”,省市兩級公安部門不斷對試點做法進行“迭代更新”,不斷回應市民新要求——這些努力可以更切合當地群眾需求,更能讓群眾感受到公安改革的“紅利”,因此也就更有利于公安改革延伸到基層、接上地氣、落地見效。
改到深處是為民,落到實處更是為民。目前,113項改革惠民舉措已經列出“上線”時間表,有的則畫好了試點、推廣的路線圖,我們期待它們切實落地,嚴格執行,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而更值得強調的是,痛點思維貴在堅持——服務群眾永無止境,措施落地也絕非終點,我們期待一項項惠民措施在實踐中不斷修正,不斷根據“用戶”的反饋更新換代,讓改革的迭代升級更靈敏、更頻繁,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更多驚喜。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