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認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是我們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斷。必須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必須克服困難、闖過關口,必須銳意改革、大膽創新,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理論上作出創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2015年12月23日人民網—人民日報)
為期四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面總結了2015年經濟工作,客觀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研究部署了2016年經濟工作,重點是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會議充分展現了中央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高超能力,宣示了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的堅定決心。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也可以說是中國經濟能否實現全面突破的重要關口。為此,自2004年以來,中央11年后重提“闖過關口”,對于穩定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預期,進一步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活力具有深遠的意義。
認識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闖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全面認識和把握闖關面臨的核心問題。一是結構性產能過剩的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把這個作為難點來解決;其次,圍繞供給側一系列改革,觸動很多利益,需要很多政策組合來解決,如何深化改革是重點和難點;再有,明年是關鍵之年,如果經濟能夠保持相對平穩的運轉,可能為下一步的工作帶來比較好的前景。對于明年來說,結構性問題和總量性問題都是考驗,需要從中央到地方認真研究解決。為此,必須在戰略上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主要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
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珍貴。面對問題、迎接挑戰、闖過關口,必須全面樹立決戰必勝的信心。應該看到,一段時間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關于中國經濟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和看法。其中,有些是合理的擔憂,但也有不少是惡意的唱衰。只有當人們有期待和預期時,才愿意投資和消費,經濟增長才有持續的動力。信心從哪里來,既從我們經濟運行基本面良好的客觀事實中來,也從我們對未來發展的全面分析、深刻認識、主動把控中來。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著清晰的問題意識,提出了明確的解決思路和務實的應對舉措,這些足以傳遞中國信心。毋庸置疑,在去產能、去庫存過程中,要清理僵尸企業、解決產能過剩等問題,這會導致短期經濟下滑、壓力加大,雖然有壓力,但必須有信心,一定能闖過去。
開拓創新,才能勇往直前。“闖關”,既不能走發展的老路,也不能走全盤西化的邪路,必須始終突出中國特色,始終堅持銳意改革、大膽創新,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既要在理論上作出創新性概括,更要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把握正確方向,腳踏實地推進,鼓勵基層創新實踐,推動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不斷取得實實在在成效,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