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于12月16日在浙江烏鎮舉行,大會的主題為“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屆時,將有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中外嘉賓和代表與會,其中包括8位外國領導人以及近50位外國部長級官員。“看互聯網如何改變中國”成為熱議話題。
“共享”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一起構成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五大發展理念”,愈加彰顯了人人出彩的“中國夢”發展成果,人人共享的價值取向和奮斗目標,國際互聯網大會將“共享”納入主題,恰恰體現了國人共同理想與當今互聯網發展總趨勢的高度契合,“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以其空前的包容性、開放性、互動性將全球每一個角落的國家和民族緊緊聯系在一起,并讓更加科學、更加民主的現代國家治理范式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得以傳播、借鑒與融合,從而實現國家與社會的共享共治。
談到“依法治網”更多人會聯想到網絡謠言等有害信息和網絡技術犯罪,治理網絡亂象誠然是網絡“共治”的重要內容,但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又反過來一步一步地推進整個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比如,伴隨首屆互聯網大會產生的《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實現了更高程度的信息公開,不僅改變了傳統的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這種力促管理公開透明、保障公眾知情權的互聯網技術,既是最為廉價有效的抑制腐敗手段,也為社會文明進步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和現實平臺。促進依法治理顯然是“網絡改變中國”最為基礎的一步。
互聯互通,滄海桑田。當互聯網變成“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平臺和土壤之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廣袤的中西部落后地區“硬件”上的滯后和人的思想觀念“軟件”上的遲緩,已然成為妨害“互聯互通”最為現實的障礙。助推整個國家治理體系構建和國家治理治理能力現代化固然離不開技術上的先導,然則公開透明、依法治理的現代文明走向,以及主動融入互聯網、主動接受公眾監督的政府行為模式應當成為實現“共享共治”的先鋒。
顯而易見,“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絕不是一句趕時髦的口號和說辭,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將伴隨人的思想觀念與時俱進,給整個神州大地帶來又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唯有實現更深、更廣的互聯互通,方能有效打破信息壁壘和行業壟斷,鑄就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法治軌道。毫無疑問,互聯互通必將能夠讓“優勝劣汰”更突顯、市場競爭更充分,人們的選擇更自由、維權渠道更通暢,“服務型”政府更自信。當共治共享更有內涵,我們的互聯互通才更有價值。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