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
蘇州大學新一屆本科生獎勵結果揭曉,不少原有獎學金項目變為不再發放物質獎勵,或僅有1元象征性獎金。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取消部分獎學金后,學校增加了出國留學專項獎勵,以及針對家庭經濟困難的本科生獎助學金額度。蘇州大學之舉立即引發爭議,對此你怎么看?
彈:有獎無“金”,問過學生沒?
能夠出國留學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學校還是應該把主要的資源放在鼓勵學生立足本校,認真學習上面。任何時候,學校工作的立足點,還是要面向大部分的學生。
顯而易見,獎學金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傳統,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激勵手段。獎學金的數量本身,對有些學生可能不那么重要,但對有些學生來講非常重要,特別是對那些心無旁騖,一心學習而沒有精力去兼職的,家境又不那么好的學生來講,獎學金對他們的幫助是很大的,反過來又能夠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
更重要的是,獎學金能夠表明學校的一種態度,表明學校是嘉許那些努力學習的學生的。如果獎學金成為象征性的,那么學校的態度,對于學生而言,也就可能會成為象征性的,這對于學校的學風建設是沒有好處的。受損失的不僅是那些優秀的學生,還有學校的形象和聲譽,反過來又會增加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
我還想問一下蘇州大學校方,把學生的獎學金變成象征性的,有沒有征求過學生的意見。學生是學校的主體,獎學金又事關學生的切身利益,這么大的事情,不征求學生的意見,無論從程序正義的角度,還是從實質正義的角度來看,都是非常不妥當的。(周云)
贊:誰說獎學非得用“金”
在這個人們的胃口被各種獎金不斷撐大的物質時代,蘇州大學“有獎無金”無疑是一次眾目睽睽的“逆行”。冷靜下來,你有沒想過:學習非得用獎嗎?獎學非得用“金”嗎?
從前,誰家孩子學習優秀不優秀,一進家門就知道,一張張大紅獎狀總被父母貼到家中最顯眼的位置。許多人從幼兒園到小學畢業,就這么一直接龍張貼,足足貼了一面墻,一張也舍不得撕去。要是學校“有金無獎”——給幾塊錢而不給一張紙質獎狀,恐怕許多孩子還不樂意呢。長大了,務實了,可以理解,只是獎勵本身,可以用物質獎勵,也可以用非物質獎勵,未必要定于一制,誰更重要還不一定呢。不信且看,等到你大學畢業,寫求職簡歷,你是注明自己在校得過多少次、多少等的獎學金,還是寫拿了多少獎金?你不會傻到把金額寫進去,用人單位也不會關心你拿了多少錢。這說明什么?更多時候,非物質的肯定更有價值,更為社會所承認。所以,大學生要有點眼光,不必汲汲于“金”。
人生進入大學階段,都成年了,學習也不再是父母強迫、老師干預,而是作為走向社會前的知識、技能、素質儲備,為將來自我發展、自我實現打基礎。認識到這一點,學習就應該是一種自覺行為,學校獎不獎學、獎學有沒有“金”都沒那么重要。(連海平)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