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拉松、辦馬拉松賽,都應量力而行。這不僅僅是一句提示,更應成為理性參賽、專業辦賽的一個標準
對任何一個馬拉松賽組委會來說,最不愿意見到的就是比賽中發生參賽者猝死事件。盡管參賽者猝死并非大概率事件,但每一次悲傷襲來都在為所有的馬拉松賽參賽者、組織者敲響警鐘:參與馬拉松賽、籌辦馬拉松賽,一定要量力而行。
在5日進行的2015深圳國際馬拉松賽上,一名參賽者在距離半程馬拉松終點幾百米處倒地不起。相比于對這樣一個悲傷消息的唏噓不已,很多人對另一組數字并不了解:共有兩萬多名選手參加了此次深圳國際馬拉松賽,比賽中醫療保障團隊為8000多人次提供了醫療救助,其中包括肌肉痙攣、扭傷拉傷、關節疼痛、低血糖等多種不適。
近年來,馬拉松運動在國內日漸紅火。但賽事的紅火、參與的踴躍,并沒有改變馬拉松運動參與個體要做好身體和心理兩重儲備的現實,當然也沒有改變馬拉松賽事需要調動龐大而有效的安保、醫保、志愿服務力量的現實。在一個又一個規模不等、層次不一的馬拉松賽背后,馬拉松賽所營造的歡樂氛圍傳遞給公眾的,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跑馬拉松很輕松、很快樂的層面。
跑馬拉松賽很難、辦馬拉松賽更難,這是一個不應改變觀感的事實。如果只是把跑馬拉松當成一種時尚,也許倉促上陣出現危險的概率就會增大;如果只是將馬拉松賽當成一場嘉年華,也許安保、醫保與志愿服務的水準就會降低。而真正形成國內馬拉松賽蓬勃發展的氛圍,需要的一定是理性參賽與專業辦賽的雙重支撐。
從僅有為數不多的專業運動員參賽到動輒數萬人極短時間內搶完參賽名額,從專業馬拉松賽事的冷清寥落到大眾馬拉松賽事的遍地開花,國內馬拉松運動正處在由量變向質變轉換的關鍵階段。此時此刻,因個別意外事件的發生而影響到馬拉松運動的蓬勃開展實屬不該,但忽略參與、籌辦馬拉松賽事的相應儲備也會帶來不小的安全隱患。
跑馬拉松、辦馬拉松賽,都應量力而行。這不僅僅是一句提示,更應成為理性參賽、專業辦賽的一個標準。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