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早8時,2016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考試(國考)網上報名正式開始,截至16時,有1.2萬人報名并通過審核。雖然今年招錄人數大幅上升,但首日報名熱度不如以往,去年同期近2萬人通過審核。(鳳凰網 10月18日)
曾幾何時,公務員考試可謂“千斤萬馬過獨木橋”,甚至有人發出了“死也要死在體制內”的感嘆。時過境遷,公務員行業也遭遇了降溫,報名熱度不如以往,現象令人深思。
實際上,一段時間內出現了報考公務員熱,一大批人對這個崗位趨之若鶩。坦白的講,一些報考者就是沖著公務員的待遇好而來,認為公務員崗位輕松,壓力不大,勞動保障齊全,甚至更有灰色收入。從中央、到省市、再到市縣,各級公務員的價值含量用金、銀、鐵碗來比喻,雖顯功利倒也貼切到位。
理性剖析,總覺得這是極不正常的。市場經濟時代,自由發展,多種途徑創業似乎更符合市場理性和人的追求。如果大學生們不走創富之路,不循市場軌跡,而蜂擁著仕途一條道路,不僅造成人才分布上的失衡,也會帶來官本位思維的慣性,導致古代科舉功利思想在現代市場語境下的返潮還魂。
梅德韋杰夫說過:“一個國家的青年,爭著去當公務員,這說明這個國家的腐敗已嚴重透了。”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整治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會所里的歪風、違規經商兼職等組合拳,尤其是在“拍蠅打虎”成為新常態的當下,一些本來對“公務員”這個崗位的別有用心者,對公務員這個職業不再充滿期待,這其實是件好事情。因為這樣的人報考公務員,更看重的是公務員的權力—權力可以變現,有權就有一切,貪官就是這樣倒下的。從這個角度說,公務員報考遇冷還可以少出幾個貪官。
國考報名降溫,更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報考者的真實意圖。當然并不能因為“降溫”,就一概認定報考者都是另有所圖。但是這個“降溫”也確鑿無疑地說明,相當一部分報考者看中的,乃是公務員崗位所謂的“含金量”。比如工作輕松卻薪酬高且旱澇保收、社會“福利亦非常人可比……除了這些明擺著的好處,還有許多“潛利益”,比如行政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個人化等。
公務員就是一份職業,應該回歸“服務本位”。公考熱的降溫,社會大眾對于公務員的認識日益回歸理性,這也何嘗不是一個好現象。公務員不是唯一創造價值的職位,與其人們都一股腦的去擠公務員的獨木橋,倒不如多一些理性的選擇和思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點,結合社會需要去選擇自己的職業,讓人力資源能夠得到合理配置,豈不是更好嗎?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