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城來,在省城蟄居多年,再回小城去,備感親切,因為那里有親人、舊友和喜歡的小吃。不過,也特別受不了那種規模盛大的晚宴,我甚至產生了“盛宴恐懼癥”。晚點率最高的小城宴席,當然是婚宴,一般請柬上都寫明開席時間為18:30,正式開席時間一般都要遲至19:30。一位老同事參加朋友孩子的婚禮,一直拖到20:48才開吃。不是專門選擇這個吉祥時間,實在是因為重要客人姍姍來遲。
在小城里,婚宴沒有不晚點的,規模越大,晚點越長。小城的人們也許都早已習以為常,都心平氣和地傻等,沒有一個人去追問主人到底怎么回事。吃一塹,長一智,吃了N塹,赴宴者現在往往會根據主人身份、宴請規模、關系親疏,隨機做出推遲多長時間到場的策略性調整。所以,小城的婚宴,便幾十年如一日地晚點、晚點、晚點。
餐飲的檔次越來越高,就餐環境越來越好,為什么小城民眾赴宴的時間觀念就不能與時俱進?你出席的是幾百人的場子,怎能想來就來?說好的六點半開席,為什么每回都要至少拖到晚上七點半?如果直接說定是七點半,那還會推遲到什么時間?晚點久了,熱菜涼了,舌尖上還能有什么快樂嗎?大家都盡可能準點,遲到者不就會被孤立嗎?下次,他不就會從另一個角度“長一智”,改改拖延習慣嗎?
許多人在車站窗口前、售貨柜臺前,常常急不可耐;高鐵和飛機,明明一人一座,可每次總有人爭先恐后,擠、推、搶……五項全能。車次、班次晚點,不斷有廣播提醒、道歉,乘客們都會很煩躁,而宴席晚點,食客們卻大都心平氣和,或打牌或吹牛或刷屏以打發時間。美食面前,他們怎會如此無動于衷、不慌不忙?
也許,小城宴席的參與者,大都是主人的親友同事,是以主人為根目錄的一張互聯的網,是一個“熟人社會”——大家既互相有所了解,又有所顧忌,哪一次入座之前不是推推搡搡?這只是為了分出個主座次座末座來。換作其他場合,換作不了解的一群人,那又要看他們怎么爭搶座位了。
這個“熟人社會”,是難有規則可言的,彼此沒有制約、監督,早到的、遲到的,常常在牌桌上、酒桌上達成了和解。在一場場晚點的晚宴上,大家都是“肇事者”,都是“受害者”,似乎又都是“享受者”:習慣了,無所謂,就這樣,算了吧。
這個“熟人社會”,也缺少信任。我在微信朋友圈做過調查,晚點的一個關鍵原因是,大家都認為那么大場面,一定有人不準時,早到了浪費時間,所以都有意放慢了腳步;決定開席時間的往往是一些重要嘉賓或關鍵客人,他們的遲到,往往又是因為覺得大家都可能不會太準時,自己早到了反而會尷尬……在無序無望無聊的等待中,大家達成了晚點的默契。身心疲憊的主人,聊以自慰的是:一輩子,也就請這么一兩回客了。而等到下次,當他接到請柬,作為客人,他還會按照既定節奏,不緊不慢地去赴宴。
晚點,這個所有人都意識到的簡單問題,在小城里恰恰成了一道無解的題目。問題的背景或許是,小城生活悠閑,節奏不快,他們不用趕乘最后一班地鐵回家,沒有第二場夜生活在等,不必第二天一大早擠車去上班,小城人的代步工具最多是電動車。所以,大家都相安無事地等著耗著。
有朋友說過,落后都是配套的。同樣是小城市,經濟越發達的地方,人的時間觀念越強,對別人的時間越重視,對別人的感受也越尊重。
我試著在朋友圈詢問各地好友,小城的大型晚宴可以不晚點嗎?所有朋友都表示沒信心:遲到是常態,晚點是默契。只有一個深受晚點折磨的朋友提出一個不靠譜的建議:發請柬時注明18:30開席,同時提醒會有第一輪抽獎,獎品為蘋果6S,10部……這是動用經濟手段了,當然,你也沒辦法采取其他任何手段。一個貴族的培養,一般需要三代人,一個城市文明的養成,看來也需要幾代人。宴席,是“熟人社會”的典型場景,我只有對蘇北小城的連續觀察,只能以小城說事,只想提醒諸位一點的是,小城那個看似熱鬧、和諧的“熟人社會”,其實是一個易碎的易散的“不信任共同體”。
(責任編輯: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