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來,油價跳水、需求減弱、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加之政府財政赤字不斷上升,諸多因素阻礙著拉美國家本就不平坦的經濟轉型之路。除上述因素外,勞動力素質整體水平不高,也是制約拉美轉型速度的重要原因。
由于拉美地區經濟領域存在嚴重不平等現象,許多國家每年被迫支出大筆財政收入用于貼補窮人。這些補貼不僅沒能提高窮人的就業技能,反而加重了他們對政府救濟的依賴,使社會的經濟活力不斷減弱。最新數據表明,拉美貧困階層的適齡兒童僅有56%接受了中等教育,能夠繼續進修的人不到9%。
全球知名人才公司萬寶盛華最近發布報告指出,拉丁美洲社會和經濟對勞動力的需求與校園提供的技能培訓是全世界相差最大的:全球10個雇工最困難的國家有5個在拉美。以哥倫比亞為例,該國科技和通信部的官方數據顯示,目前電信和軟件領域至少有1.5萬個勞動崗位因無人達標而空缺,到2018年,這個數字可能會上升到9萬。在秘魯,67%的用人單位找不到合適的雇員,能使用雙語工作的熟練勞動力尤其缺乏。
從產業劃分看,拉美目前最缺乏的是貿易、機械工程和科技生產等領域的高學歷人才。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計劃未來10年內,將用更優質的勞動力替換現在近5萬低層次工人,同時還將招聘更多的工程師、地質學家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專家。
反觀亞洲,近年來各國人均收入明顯增加,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顯著上升,其中的關鍵就在于這些國家近20年來不斷增加教育投資,通過技術和職業培訓彌補了市場的人才需求。而在拉美地區,根據《2015年拉丁美洲經濟展望》報告的數據,因合格勞動力欠缺可能引發的企業問題,要比南亞和亞太地區分別高出3倍和13倍。為民眾創造更為平等的就業環境,讓所有人都有機會、有能力參與到經濟發展中來,并從中分享發展的成果,這本是拉美國家經濟轉型和進步的共同目標,但合格勞動力的巨大缺口,不僅制約了拉美新興產業的發展和經濟轉型速度,也使分享發展成果仍舊停留在目標階段。
提高勞動生產率并不是拉美獨有的問題。實際上,以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和大宗商品出口“發家”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也普遍面臨著同樣的挑戰。在全球經濟進入調整的關鍵階段,提升勞動力素質關乎產業優勢能否確立、經濟轉型能否成功,而拉美在這方面的挑戰尤其嚴峻。
(責任編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