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償付能力制度建設對于整個行業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轉變發展方式,提升資本和風險管理水平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償二代”的建設還將切實提升中國保險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2014年,保險業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全國保費收入突破2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突破10萬億元。中國已經是世界保險大國,未來中國保險業的發展目標,不僅是成為保險大國,更要成為保險強國,這要求我們堅定不移地推進市場化改革,使各個市場主體都能迸發出無窮的活力。
從保險監管部門來說,推進市場化改革就是要堅持“放開前端、管住后端”,減少不必要的行政管制,加強后端對風險的監管。而要真正地管住后端,就必須強化資本監管,也就是保險業講的償付能力監管。今年2月,中國保監會發布了第二代償付能力制度建設全部17個監管規則,標志著“償二代”主干技術標準基本建成,這將對保險行業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
保險行業現行的償付能力監管標準(“償一代”)是2007年建成的,主要特征是以規模為導向,要求保險公司資本和業務規模相適應。隨著行業的發展,這一套計量標準已過于簡單,風險覆蓋不全面、資產負債評估過于保守、對風險不夠敏感等問題日益凸顯。經過全行業三年的共同努力建成的“償二代”,從規模導向轉變為風險導向,采用國際通行的“三支柱”監管框架,即定量風險監管要求、定性監管要求和市場約束機制三大監管支柱。同時,“償二代”將償付能力監管指標由“償一代”下單一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擴展為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風險綜合評級三個有機聯系的指標體系,引導和促使公司持續提升風險管理水平。為了便于保險行業適應新規則,保監會設置過渡期,今年“償二代”將進入過渡期運行,根據試運行情況正式切換到“償二代”,確保平穩過渡。
“償二代”的推行對于整個行業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轉變發展方式,提升資本和風險管理水平都有著深遠的意義。我們一直在推動上海發展成為國際再保險中心,但進度并不理想。分析原因,則在于過去我國監管對于海外再保險公司在國內經營再保險業務沒有資本要求,海外再保險公司不需要在國內設立機構,在海外照樣把這些業務都做了,這樣既不利于監管部門管控風險,對國內再保險公司也存在不公平競爭現象。新規則出臺以后,國際上各家大型再保險公司都開始考慮盡快在中國設立法人機構,加大資本投入。通過監管規則的引導,我們打造國際再保險中心的愿望就能夠早日實現。
此外,“償二代”的建設還將切實提升中國保險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銀行業不同,保險監管到現在為止,全世界還沒有形成完全統一的監管規則,國際社會正在推進全球保險資本監管標準的建設。所以,“償二代”建設的成果和經驗,為我們從一個規則的跟隨者向一個引領者轉變提供了可能,通過我們持續不斷的努力,我們能夠在國際保險監管規則制定方面享有更大的話語權,更好地為中國保險行業發展乃至為“走出去”的國家戰略服務。
(本報記者 曲哲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