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決策研究組發現,受賄金額越多,受賄行為對大腦的刺激就越大。這一說法促使外界討論是否可以利用藥物或治療方法來抑制腐敗傾向!俺运幏锤闭f隨之引發公眾關注。(7月13日《新京報》)
12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紓否認課題與腐敗、賄賂行為有任何關聯。無論該研究還是其單位的科研進展報道中,都只字未提“賄賂”、“腐敗”或“貪官”,這屬于隨意解讀,“不是我們的本意”。
筆者曾無意中掃了一眼相關評論,因覺得過于荒唐,也就沒太在意,F在看到中科院專家出面“澄清事實”,反倒覺得“吃藥反腐”有點空穴來風。不料,引發“誤解”的“吃藥反腐”,還真有一個“研究什么樣的腦神經機制會導致‘金錢會使人們違反公平原則’這一社會現象”的課題。
這就難怪公眾產生“誤解”了。如果真能破解什么樣的腦神經機制會導致“金錢會使人們違反公平原則”這一社會現象,無疑是心理學研究的重大成果。普遍的臨床價值不說,就對于反腐敗,肯定大有用武之地。因為,“賄賂”、“腐敗”或“貪官”,正是“金錢會使人們違反公平原則”這一社會現象的典型表現。既然中科院專家對此有所發現,公眾當然就會產生“吃藥反腐”希望——對心理疾病的藥物治療是眾所周知的嘛。
然而,中科院專家卻認為,公眾的這種想法屬于隨意解讀,并表示這“不是我們的本意”。后半句話我是相信的。這項研究課題,針對的是一種社會現象,即使已經有“結果發現”,也是讓28名健康志愿者參與到“最后通牒博弈”的實驗后獲得的。事實上,中科院也不大會在反腐敗的“課題”上進行研究,要研究也是反貪機構的工作。
對此,筆者倒是覺得,既然公眾都看出來了,中科院的這個研究課題如此符合反腐敗的當務之急,何不對公眾“誤解”產生的“吃藥反腐”因勢利導?要說“金錢會使人們違反公平原則”,貪官的案例特征最明顯。這種典型案例比起28名健康志愿者來,不知要節省多少實驗過程。更重要的是,一旦有所突破,就可以把“本意”上對這種心理的普遍矯治,變成“意外”的反腐利器。
對于心理研究,筆者是外行。但這并不妨礙對兩種事物做邏輯上的基本判斷。“金錢會使人們違反公平原則”這一社會現象,與“賄賂”、“腐敗”或“貪官”之間,后者是前者的具體表現。如果專家能對前者在“大腦一個名為前額葉皮層的部位”找到“病因”,那么,何嘗不可將此方法用于后者?如果這項研究不是徒有虛名的“學術研究”,那么,把研究成果用到反腐敗上時,簡直就可以稱為“吃藥反腐”了。
因此,中科院專家不必強調這“不是我們的本意”,只要學術態度是端正的,研究過程是科學的,就沒有什么好“謙虛”的。如果把連不懂心理學的公眾都看出來了的“研究成果”,說成是“誤解”,那么,只能是沒有底氣的自證其謬了。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