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在安徽省績溪縣,由浙江省供銷社直屬企業牽頭,聯合阿里巴巴旗下聚劃算平臺、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推出了首個互聯網私人訂制農場項目“耕地寶”。據媒體報道,近日,該公司將再次聯合聚劃算投入1億元推廣該項目,預計在浙江、安徽等地流轉5000畝土地。
如果能借助工商資本的力量,并充分運用好電商這個平臺,使農村到城市、農民到城市居民、農田到餐桌形成沒有障礙的聯動效應,對于農產品銷售可謂是一種有益的創新。
但是,用互聯網的思維經營農產品,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也相當多,包括如何保證產品質量安全以及解決配送等方面的問題。這項創新能否真正取得成功,最不容忽視的問題在于工商資本和電商進入農村的真正目的。
此前類似的探索也有很多,但成功者寥寥無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進入農村資本希望很快就通過資本運作和土地規模化經營、廉價勞動力等實現盈利。結果卻適得其反,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虧損。最終,這種行為也就成了變相“圈地”,造成耕地使用效率的嚴重降低。
也正是基于過去的教訓,因此,在工商資本和電商等進入農村和農地流轉問題上,首先必須看他們的真實目的,到底是為了圈地還是為了發展,是否為了更好地將農村和城市聯系在一起,將農業與城市經濟發展聯系在一起,將農田和餐桌聯系在一起。否則,就不能隨意審批工商資本和電商等進入農村,特別是大規模地占用土地。
要知道,土地留在農民手中,即便效率低一些,還是在為農服務。但是,一旦到了唯利是圖的資本手中,可能就會發生嚴重的性質變化,土地也就不姓“農”,而有可能姓“房”、姓“高爾夫”、姓“娛樂休閑”了,最終導致耕地大量流失,農業安全受損。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進行這方面的探索是有益的,但不在大規模推廣錢,應建立嚴格的準入制度,明確土地使用等的審批程序。
(責任編輯: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