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美國的《文學文摘》雜志進行了一次民意測驗:從電話薄和車牌登記名單中挑選出1000萬人,寄去選票,詢問他們對當年總統(tǒng)競選的傾向。調查顯示,57%的人支持共和黨候選人蘭登,在任總統(tǒng)羅斯福僅獲得43%的支持率。但兩周后的實際投票結果卻是,羅斯福以61%的得票率成功連任。
預測失敗的癥結在于,當時美國還處在嚴重的經濟蕭條后期,只在電話用戶和汽車擁有者中進行調查,等于排除了窮人,而窮人恰恰是羅斯福的新經濟政策的支持者。
如今,一張問卷,若干問題,筆尖勾畫,鼠標輕點——進行一次調查,仿佛就是這樣簡單。上網瀏覽新聞到最后,在一排“高興/憤怒/難過/無語/搞笑……”的表情中選一個代表自己的感受,就完成了一次最簡單的調查。
調查是如此簡單,人人都躍躍欲試。某門戶網站近日宣布一項調查結果,在《2014網民心目中的機場口碑榜》上,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在六個大型國內機場中排名墊底。上海機場方面隨即給出一份相反數據:在國際機場協(xié)會公布的2013年度全球機場旅客滿意度測評報告中,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在全球235家機場中排名第4位。
網站的調查顯然不靠譜。在線調查看起來方便,但容易掉入缺乏代表性的陷阱。哪些人參加了調查,這些人具有怎樣的背景和特點,根本無從得知。參加調查者能不能代表機場使用者,尤其是旅客的意見,甚至能不能代表網民的意見,都要打問號。實際上,它更像一個供人表達不滿的平臺,從頁面設置的“吐槽專區(qū)”就可見一斑。
調查其實是個技術活,需要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嚴格遵循一定的原則和程序,否則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在路上拉幾個行人問幾個問題,在網上隨便發(fā)起一項投票提供幾個選項,都難以稱為真正的調查。有句話說,一個設計完好的問題本身,就包含了它的答案。那么,一個糟糕的調查,怎么可能得到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結果?我們對社會的了解如此之少,實在經不起太多糟糕調查的誤導。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