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公眾利益的事件調查沒有秘密可言,只有實事求是進行調查,不打折扣公開調查結果,才能避免負面事件造成更大損失
去年8月,媒體報道了河南周口鄲淮公路投資8億、開工六年仍爛尾,上億元銀行貸款疑被私人套取的新聞。此事引起有關方面高度重視,要求依法采取措施,挽回損失,盡快解決問題。事件過去已近一年,這條公路現已全面復工,但原來參與建設的農民工仍在四處討薪,調查結果至今未對外公布(7月26日央廣中國之聲)。
周口一位副市長去年曾對記者說:“我給你這樣保證,我們實事求是認真地進行調查。”當時,據說周口市政府已責成周口市農村信用聯社對貸款發放情況、資金專款專用情況進行核查;責成周口市公安局經偵部門對是否存在資金套取情況進行調查。但將近一年時間過去了,調查結果卻還沒有公開,如今這位副市長的說法是“此事要保密,不接受采訪”。
公路不僅是一種民生工程,而且是一條經濟大動脈。然而,作為河南“十一五”重點項目的鄲淮公路竟然變成了爛尾公路,而且爛尾時間長達六年,各種損失自然不小。按理說,去年媒體報道引起上級有關方面高度重視后,這一爛尾工程應該畫上句號,可實際情況是,只有此工程全面復工讓人感到欣慰,在調查處理方面令人感到失望。
目前,此公路的原建設單位河南鄲淮公路建設有限公司,拖欠多家施工單位的工程款,而這些施工單位又無法給農民工結款,有上百位農民工因這條爛尾路沒有拿到工資。可見,這條爛尾公路還有很多地方是爛尾的,如工程款、農民工工資、機械費等仍處于爛尾狀態。這說明當地對爛尾公路重視不夠,沒有系統解決這條公路存在的問題。
除公路爛尾引發諸多問題外,調查爛尾更讓人無法理解和接受。這條公路上億元銀行貸款是否被私人套取,這個問題并不難調查,但調查了近一年時間仍未公布結果。從調查的時間和難易程度來推測,應該說早就有調查結果了。即使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但調查進展應該公開,而有關方面最新說法卻是“保密”,試問,究竟是為誰保密?
這一爛尾公路大概涉及三個方面:一是當地政府;二是當地信用聯社;三是原建設單位。鑒于原建設單位是造成這條公路爛尾的罪魁禍首,讓地方政府陷入被動,顯然不會為原建設單位保密。另外,為信用聯社保密的可能性也不大,最有可能是為當地政府保密,因為原建設單位是政府招商來的,項目出現爛尾,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也就是說,保密是為了當地政府的臉面,一旦把真相抖摟出來,有關官員不僅面子難堪,而且可能要為此承擔責任。比如,在招商環節把關不嚴,為項目爛尾埋下伏筆;在貸款方面強迫信用聯社支持——鄲城縣信用社理事長黃玲曾透露,“這個項目說實話信用社支持的也是比較被動的”,并且埋下隱患。另外,項目爛尾也與日常監督缺位有關。
當地政府的算盤或許是這樣打的,即先確保這條公路復工、完工,以此來掩飾相關款項爛尾和調查爛尾等問題。至于款項爛尾問題,或許慢慢再解決;至于調查結果,以后或在內部通報、內部處理。絕不能讓這種如意算盤得逞,因為這一公路不僅關乎民眾權益,而且關乎施工單位、農民工等利益,必須早日公開調查結果。
坦率地說,涉及公眾利益的事件調查沒有秘密可言,只有實事求是進行調查,不打折扣公開調查結果,才能避免負面事件造成更大損失。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