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10月29日報道,這兩天,鹽城的各超市出現一件怪事:收銀臺前排長隊,只為買某品牌一種190毫升的酸奶,有的超市甚至賣斷了貨。搶購這種酸奶的是鹽城市實驗小學一二年級的家長們,有數千人。家長說,這是學校指定的,要用酸奶瓶子做體育活動的道具,有的家長跑了10家超市都沒買到。還有人質疑,其中有貓膩。昨天,校方回應稱,老師只是推薦,并無刻意要求,這里面有誤會,對給家長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
不管老師們是不是刻意要求,這個品牌的生產商心里肯定是樂開了花,就差給老師送錦旗了。最好全國的老師們都這么“不刻意要求”,賣酸奶的大可數錢數到手抽筋了。因為沒有明確證據,并不能就確定這里面有什么“品牌植入”、“權錢交易”的黑幕。事實上,校方具體的解釋也有一定道理。鹽城市實驗小學一位體育老師說,瓶子是用來做器械瓶操用的。因為“這種操適合低年級學生,學校一二年級共2000多人,瓶子統一起來比較好看。這套操是老師一起討論研究編的,目的是讓學生有興趣鍛煉身體。”至于為什么是這個品牌的這個規格的酸奶,學校給出的理由是,“低年級的學生手小,幾位老師去超市發現這款酸奶瓶的規格最合適,便進行了推薦,并沒有刻意要求都使用相同瓶子,更別說品牌了。”
老師們隨隨便便一示范的事情,到了家長那里,可就成了圣旨,不敢不尊了。這也是這場莫名其妙搶購風潮的源起。
其實這件事還是那個“被自愿”的老命題。多年以來,每個中國學生的家長都知道,要“聽老師話”的,絕不僅僅是學生,家長必須要學會聽出許多“話里的話”。老師從來不會下死命令給你,但你要學會心領神會那一套。尤其是,假如你周圍的家長們都學會了這套“他心通”的本事而你不會,那么當別的小朋友都高高舉起190毫升某品牌酸奶做操的時候,當“異類”的壓力,可不是每個一二年級學生都能扛得住的。
這么庸常的道理,搞教育的老師們不會不懂。之所以搞出家長全城大搶購的事情來,歸根到底還是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生、家長身上。當然,假如,只是假如這里面還有一些見不得光的交易,那就不是教育失當的事情,而是法律法規的管轄范疇了。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