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肉”新聞被指造假,媒體官方各執一詞。長沙、南寧海關均表示,從未查獲過所謂“僵尸肉”,相關說法完全是媒體演繹出來的。首次提出“僵尸肉”說法的媒體稱,信息源來自辦案人員,將會對此事發表公開聲明。據悉,廣西官員受訪時曾提到,查獲的走私牛肉不少冷凍多年,甚至數十年。(7月11日 網易)
“僵尸肉”出現真偽之爭,其本質還是“信任危機”。冷凍數十年的僵尸雞爪、僵尸牛肉,聽起來確實有點令人匪夷所思,但很多媒體信了,競相發布、轉載相關報道;很多消費者也信了,對冷凍食品提高了警惕,甚至敬而遠之。這是食品領域的信任危機。同時毋庸諱言的是,由于一些“反轉劇”的多次上演,現在某些媒體也遭遇了信任危機。比如,大連一男子聲稱因與吸毒販毒人員同名、一住酒店就被警察調查的事情,就在媒體和網絡上演了“反轉”之后“再反轉”的神奇劇情,讓人大跌眼鏡。以前,只要是報紙和廣播電視上報道過的,都會被認為是千真萬確的,公眾深信不疑。雖然現在媒體競爭激烈了,但在搶新聞、招徠眼球的同時,更要把新聞做扎實,畢竟真實性是新聞和媒體的生命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其實,類似“僵尸肉”的爭議和懸案,食品領域已非第一次出現。幾年前,老酸奶和果凍里究竟有沒有含工業明膠,就一度引發“破鞋門”輿論大戰。有媒體稱“老酸奶和果凍含有破皮鞋煉制的明膠”,相關企業和行業協會則紛紛站出來“辟謠”,表態稱產品沒有問題。有專家更是表示,老酸奶中的明膠成本非常有限,用工業明膠替代食用明膠省不了幾個錢,“對于高檔酸奶來說,即便劣質明膠不要錢,也不值得添加它來牟利”。然而,媒體調查的結果卻是“工業明膠比食用明膠便宜1半”。爭來爭去,到最后也沒有一個明確結論。千萬別讓“僵尸肉”成為又一個“破鞋門”,最終不了了之。否則,讓消費者無所適從不說,也損害了相關行業和監管部門的公信力。
“僵尸肉”到底有還是沒有?目前來看不太好下結論。如果現在就說“僵尸肉”新聞出現了“大逆轉”,恐怕也為時過早。要想澄清事實、給被折騰得暈頭轉向的消費者一個明確說法,一方面需要相關媒體盡早作出說明、拿出證據;另一方面,也需要權威第三方(比如公安機關、食藥監部門)及時發聲,在審慎調查的基礎上“一錘定音”。同時,更要抓緊對冷凍肉的存儲期限和安全標準出臺強制性法規,從制度上扎起一道食品安全的籬笆。
(責任編輯: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