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府效能,是優化政府組織結構的目的
□政府規模并不是越精簡越好,而是要適度
衡量政府是不是良治政府,有兩個重要的標準:一是看政府是不是管了自己應該管的事;二是看政府是不是管好自己應該管的事。前者是政府職能科學定位的問題,后者是政府效能高低的問題。在政府職能科學定位的前提下,為了提高政府效能,必須優化政府組織結構。
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必須加強政府公共服務部門建設,提高公共服務部門在政府機構中所占的比重。為此,合理的途徑主要不是增加公共服務部門的數量,而是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進一步精簡、整合經濟管理部門,降低此類政府機構的比重。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機構間的職能重疊和職權交叉,為提高政府效能,消除體制機制上的障礙。
當然,僅僅提高公共服務部門的比重還不夠,還必須適當提高公共服務部門在政府機構中的地位,使之有足夠的權威,能夠合理地支配和使用公共資源,有效地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在服務型政府中,公共服務部門理應成為政府的主要部門或核心部門。
優化政府組織結構需要遵循“效能、統一、適度、法制”的原則。提高政府效能,是優化政府組織結構的目的。政府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務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是政府組織結構優化與否的最終檢驗標準。同時,為解決政府部門之間推諉扯皮、爭利避責的弊端,必須將職能相同、相近的部門加以整合,實行統一管理。
政府規模,始終是行政改革的一個焦點問題。“小政府,大社會”的理論一度廣為流行。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即政府機構和人員是不是越精簡越好?在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時期,我們是不是需要建立一個“小政府”?對此,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都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從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效能和建立強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統出發,政府規模并不是越小越好、越精簡越好,而是要適度。在政府職能轉變的前提下,為了提高政府效能,必須實事求是地確定政府規模,需要多少機構就設多少機構,需要多少人員就配多少人。過和不及都不利于有效地履行政府職能。
此外,強調政府部門依法行政,不僅需要依法明確各級政府的職責權限,同時還需要實現政府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的法定化。在實現政府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科學化、規范化的基礎上,修改和完善政府組織法,依法明確各級政府的組成部門、直屬機構和辦事機構,使政府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不因領導人的變化而變化,不因領導人注意力的變化而變化,以保持政府機構和人員編制的相對穩定性。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
(責任編輯:周姍姍)